《猎狼记》(BG,性暴力预警)_第十五回 心疑心兄弟生嫌隙 感悟感君臣谐佳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 心疑心兄弟生嫌隙 感悟感君臣谐佳句 (第7/8页)

感怆慨叹衰弱的王朝再无力重现此等外交军事上的胜利,诸如苏武、傅介子的壮举难再复现。然而,从斛律昭口中说出,因语气透着锐意勃发的气势,反倒带了另一层意味——满怀急切,不可遏制,欲扫平四方、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这话落在轶青耳中,她心里却未免悲凉衰飒、黯然伤神,倒不为临安府的皇帝,而是为故国的百姓。她过了良久才轻声接道:“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却是同诗最后一句:一叹各地烽烟四起,战尘弥漫,民不聊生;二叹道义衰微,文化消亡;三叹身如浮萍,影似孤雁,望尽天涯无归路。

    昭自知说错了话,神色一黯,终心有不甘,咬了咬牙,道:“南启君昏臣庸,奸佞当道,国事积弊日深……若能明君贤相,干臣循吏,兴天下之利,你难道不觉得是一件好事么?”

    ———————————————————————————————

    尾注

    美国作家William   Faulkner有一句话:“In   writing,   you   must   kill   all   your   darlings.”(在写作时,你必须杀死你所有的爱。)因为如果一个部分对整部作品没有贡献,与故事主题、结构明显不符,它们就必须得被删除、舍弃、杀害,即便这些段落、人物、情节对作者本人有极高的情感价值。实际上,Faulkner强调作者要有意图、有意识地写作,要客观与自律,不能随心所欲自我陶醉式的写作,不应因想把某个自己产生强烈情感依赖、能反应作者本我(ego)的东西放进故事里,而牺牲故事的逻辑性、节奏感、读者观感以及作品的整体力量。

    我虽然尽量遵从他的建议,但仍旧忍不住加了“明月夭桃谈诗判史”这个情节,虽然这会使整体节奏慢下来,但其中很多诗句和典故都是我感触颇深的,比如本章里杜少陵的《秦州杂诗其三》。为了不完全杀死“吾爱”,只能请各位读者多多担待了。

    辽人女子团衫与襜裙多紫黑[参考文献1],我觉得颜色太深,不太适合角色,于是用了阿鲁召嘎查滴水壶辽墓(内蒙古巴林左旗)壁画“梳妆侍奉图”中的红、翠绿配色。呃,既然是古人如画的,想必是人家觉得看得过眼的,哈哈。让我随便编我是编不出来的。男子服饰形制参考张家口宣化辽墓壁画。

    宋代已经有澡堂子,因为苏东坡就很爱去澡堂子,被贬到黄州之后还在边享受搓背边写过词。我不知道是否只服务于男性,大家权当有为女性设立的澡堂子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