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45 (第2/3页)
,免去骁骑卫指挥使一职,晋其三品云麾将军为二品大都督虚衔。武正翔领旨谢恩。这是庆隆帝对他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这两年多来,庆隆帝和太子的相处比前面二十多年都要紧密。看出了他表面宽仁,内心多疑的脾性。只不过,对帝王来说,多疑并不是什么坏事。要紧的是,他具备治国驭下的才能。庆隆帝看得清楚,以太子的能力,治理一个太平盛世不是什么难事。但论阴谋诡道,他则大大不如。莫说是卫明尘和武正翔二人,昭阳公主也比他强上许多。但是,堂堂帝王,何须习这诡道?所以庆隆帝才制定了计策,将卫明尘一举成擒,至少可保接下来高芒百年安稳。这其中唯一对不住的,就是武正翔了。但这件事,也只有武正翔才能和他配合默契,到最后的大获全胜。说到底,庆隆帝的心仍旧是偏向自己的儿子。在明明知道做完这件事,太子对武正翔只会越发忌惮,甚至会除之后快的情况下,他仍然做了。为的,还不就是给太子登基扫平道路,谋一条康庄大道吗?待他眼睛一闭,再有别的事情也实在是管不了,儿孙自由儿孙福吧。但在他眼皮子底下的事情,焉能不伸手管上一管。所以,这道圣旨剥夺了武正翔的骁骑卫指挥使一职,赏其爵位加封二品虚衔,这其中有几重意思。看起来,武正翔终于从忠国公府的庶子,获得了自己的身份地位,跻身勋贵行业。其实,却是丧失了实权,候位虚衔只是荣耀。这种旨意,落到满京城明白人的眼中,就知道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他年纪还轻,瞬间,便从人生巅峰跌到了低谷。原本是手握实权的二品武将,一下子成为了只有爵位的勋贵。当然,似他这样年轻就成为侯爷,也称得上皇家恩宠。但比之他过往,却是没法相比。但只有武正翔心头明白,庆隆帝这样做只不过是对他的略微补偿而已,同时也让太子对他少上几分杀意。一个空有富贵荣华的侯爷,对太子没有任何威胁。又有庆隆帝的恩旨护身,只要太子脑子没出毛病,就不会再和他计较。且不说武正翔心头暗自思量,随着一道道旨意的下达,庆隆帝的精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