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4 (第2/3页)
顺带将自幼伺候他的宦者保母全部替换。看着大长乐得意的样子,司马曜咬碎大牙,也不敢如先时一般,狠狠踹上一脚。至于往长乐宫说理,更是想都别想。现如今,朝廷掌于权臣士族,台城尽握于王太后。司马曜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一举一动都在他人眼皮子低下,别说实现雄心壮志,稍有不对,能不能保住皇位性命都很难说。或许司马道子早看穿这点,故而,他再不奢望改封琅琊王,甚至从心底里抗拒。桓容请发四州兵的上表送到建康,司马道子直接入宫请见,执意要归封地。话里话间表示,他一定要去封地。司马曜没理由不准。“如阿兄再不点头,我便去求见太后,请太后评理!”此言已经算是威胁。司马曜气得握拳,终究无奈,唯有点头答应。目送司马道子难言喜意,一刻都不愿多留,像是生怕司马曜反悔,离宫后就打点行装,连仪仗都没摆,坐着马车,带上护卫健仆,急匆匆离开建康。司马道子受封东海王,封地本在东阳,同新安郡公主的封地毗邻。借口同司马道福交恶,司马道子几次同司马曜“纠缠”,成功将封地改成临海郡。临海地处偏僻,比不上东阳郡繁华,但有水路之便,能停泊海船,遇海商行过,税收绝对不少。再则,东阳、临海与会稽都在扬州,就地理位置而言,临海相距会稽更远。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同母兄弟,虽没有改封琅琊王,但在司马曜没有皇子之前,他就是默认的皇位继承人。留在建康且罢,若是离开都城,封地绝不会在扬州之外。会稽是士族的大本营,桓豁遥领扬州牧,州内各郡太守却以会稽利益为先。在扬州之地,桓氏和士族的权利勉强算作五五开,更多时候,建康士族要压过桓氏一头。司马道子知道自己不能离开扬州,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动心思。不想被士族看死,自然是离会稽越远越好。挑来挑去,最终将目光定在临海。事实上,他更想选择永嘉郡。奈何那里是琅琊王氏的地盘,而王献之素来同桓容交好,司马道子不想自己找不自在,干脆退后半步,将封地选在临海郡。司马道子急匆匆离开都城,再没有回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