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11 (第3/3页)
br>近些日子的运势,不管杨暄还是自己身边人,都还不错,没一个会遇到解决起很困难的凶险,他便也随之放松,疏忽了。世间之事,可不全然是围着他们转的,万一是别人的局呢?万一别人是主角,他们只是碰巧遇上并围观了呢?他们是不会怎么样,但别人可能会有生死,可能会有危机,持续后果,可能不会危及他们性命,但面对的局势,就不好说了……还好自己并没有真的抄手旁观。还有自己一直保持着清醒警惕!崔俣心念急转,一边暗自庆幸,一边脑子里想着杨煦,走上不同小路感觉凶吉。感觉不好……不是这条!不好……不是这条!大吉……是这条!崔俣继续往前奔跑,身后木同自然也紧紧跟上,同时警戒四周,主仆二人没有说话交流,行动却相当默契。崔俣一边跑,脑子里一边转着朝中局势。大安建朝不满三十年,因宇文朝开国开的顺,民心所向,交接给先帝杨蒙过程也算安顺平静,天下太平,百废俱兴,看起来一切都好,可隐患,还是有的。比如这世家。先帝致力于摆脱世家至高无上地位,各种改制,各种新政,比如科举,比如各寒门书院,比如对税制田制的重新规划。头开的很好,如今朝上也很有多寒门成长起来的官员,很多肩扛重任,一派欣欣向荣。可天下何其大?需要的官员何其多?先帝之时,尽力提拔,一大批有才不得志的寒门之人冒了头,得了重用,可寒门有才之人哪有这么多?为何世家会高高在上,把持着几乎所有政治资源,究其根底,是因为对后辈的教育。世家的公子,几乎从开始说话走路时,就要学习各种规矩知识,因衣食不缺,日子过的好,更可心无旁骛,专心学习,并融入圈子交往,开启眼界,从大人们言谈中耳濡目染,慢慢感受为政之道,学习仕途之路。如此数年,怎会不成才?反观寒门,因为辛苦,不是为生计发愁,就是为未来发愁,一心向学的志坚之人哪是那么容易出的?心志坚定,尚要自己找资源,还得是好资源,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