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2 (第1/3页)
旁的,只说书本,能见到的就有限。如此历经千难万苦,学有所得,顺利走上朝堂,还能立时上手整饬政务……不是没有,是路更难,走出来人不多。遂寒门虽比世家人口基数大,但能在朝为官得用者,实则是不多的。世家之中,也有纨绔,也有无心向学之人,可只要稍稍身正,不傻,就能学到点东西,再努力一点,资质好一点,就能有很好的名声。更何况他们还有各种姻亲,姻亲又是助力……太康帝之前一味追随先帝脚步,寒门人才近几年不多,各处缺口补不上,政务却不容轻忽,他便改了策略,重新拉拢世家之人。世家是脾气傲的,怎能任你呼之而来,挥之而去?尤其那脾气古板的,倔的简直能冲出天际。太康帝慢慢收拢加恩,一些世家出来了,朝上官员里重新出现了新鲜世家面孔,可这居于世家之首的王家,他却拿不下。王家是世家里各种积累最大的,很多时候是世家的风向标,大家要看着他们脸色行事,他家不出人,太康帝就会掣肘,世家群里最精英最让他口水的人才,他就用不上。所以太康帝对王家怨忿是很大的,尤其这洛阳王家家主。这位王家家主叫王铎,今日寿宴,就是他为他近八十的老父亲办的。王铎和之前长安书院的王复是同胞兄弟,一对爹娘生的,因王铎大了一岁,就占了这嫡长名义,老父亲老的都快糊涂了,王铎自然成了掌家之人。与醉心学术的王复老爷子不一样,王铎身上世家习气特别重,特别傲气,从小就性格板正拘谨,与众不同。他的与众不同表现于,在这世家普遍喜潇洒恣意,甚至放浪形骸特立独行的大环境下,他竟十分推崇过于讲究的礼法规矩,比如女子女戒七出,他就非常在意。在他影响下干预下,王家没有一个名声不好的女儿……这个老顽固太康帝撬不动,所以就想让杨暄上。没准还刻意布了什么局,杨暄能解决,是职责所需,是应当应份,解决不好,就是杨暄无能,再提升高度,就是不配做太子……思绪放飞中,崔俣脚步猛然一停,视线直直看向远处。他看到了两个人。一个眉眼表情很是熟悉,是杨煦,另一个……不认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