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美术馆再遇阿哲 (第6/10页)
画作吸引眼球,没想到前面还真有幅克尼普女士的画。 “克尼普去世后,作品一部分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和伦敦国家美术馆。这幅应该是私人收藏吧……” “没错,克尼普女士的画我听说这里展出了好几幅,还有雕塑家根据小猫元素,复原了三只小猫捉老鼠那幅画,看上去很有童趣。”为了不让程兰欢昂起脖子太辛苦,且一直对话能方便彼此听清,阿哲体贴的单膝跪在轮椅旁,不动声色又十分自然的覆盖住她正搭在轮椅扶手上的那只手,察觉到她想抽回,便用力收紧。“看画。” 程兰欢被其温热的手握着,分外贪恋这份暖意,刚才林婧在时她不敢与其多对视,现在四下无人,悄悄转过头,才发现这人一直在等她看过来。 “怎么了?”阿哲瞅向她还戴着护具的脚腕,“是不是不舒服?那我送你回医院?或者换个擅长骨科类的医院再看看?” 程兰欢没有虚伪的再去装不熟做戏给人看,何况这里只有彼此,她认真的想了想后,缓缓道:“你对身边朋友都很好。” 阿哲很敏锐,捕捉到她陈述句中隐约的试探,立刻回道:“我们不是朋友。” 轮到程兰欢一噎,以为他的意思是怪她自作多情,两人顶多算炮友,有些尴尬的连忙把手抽回,避免姿势太暧昧了。 故意将电动轮椅往前一些,与阿哲错开,程兰欢注视着墙上画中,一只小猫正在踩弄调色盘,玩得不亦乐乎,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幅画,曾经好长段时间社交账号头像都是这些可爱的毛茸茸,她也曾试图临摹,但天赋有限,始终仅能达到照猫画虎的程度。 “这幅‘小艺术家’在苏富比以40,000英镑的价格拍出,它的主人正好是画廊老板的好朋友,才很幸运能借来展出。”阿哲没有上前,站在原地,安静的注视着程兰欢的背影,独立光束下的女人眼中流转着兴奋和欣赏,完全没有平日枯燥生活带来的沉闷,听到自己说此画不是仿制品而是真迹,更加目不转睛盯着画作,细细品鉴。 就这样谁也不说话,安静了好久后,程兰欢才怅然无比的开口:“她父亲擅长历史题材和肖像画,而她自己11岁开始学画便是专攻小动物和生活题材,第一幅画作在杜塞尔多夫展出立即就被买走,那时也才15岁。” “我最欣赏这位女士的是,她打破常规,没有像其他女画家被限制只能画花草题材,敢于挑战写实风格,虽然她经历了早年丧父和中年丧偶,但她一直有在积极而努力的活着,是为数不多维多利亚时代可以自己养家的女性。” 打破常规,积极而努力的活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