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喜欢 (第2/4页)
又有几人能坦诚地说教学生涯真正广结桃李。 “我来临城中学带过一个学生,那个男生竞赛差一点就拿奖保送了,后面考上了Z大。” 陶桃应道,“你的学弟。” “但是他大一没读完被强制退学了。” 这件事当时在临城中学内部老师聊起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他回来重读了一年高三,天之骄子,回学校风光一时,又考上了Z大。 好在拥有了不错的结局,常人提起来无非都是感慨,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趣事。 “其实我们学校很多学生的好成绩靠得都不是老师课上教的东西,”简亓清了清嗓子,试图把这类事情说得不那么残忍严苛,“这两年临城中学每周的放假时间其实比提前了半天,周末的延长,学生的流向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有些学生在学校留校,更多实验班的学生,只不过是流向了一个更小的课堂。” 那个课堂,是拥有权势或者家境殷实的家长费劲人脉,寻找省内各地名师,高薪聘请寻来的,甚至很多本校的老师也不乏有在其中的。 临城中学对面的小区,每一间房里,或住着有家长陪读的走读学生,每一盏夜里不灭的灯,都可能是一个个小灶课堂。 简亓从不接受家长聘请的邀请,一方面他在物质方面已经足够,一方面他需要休息,不想与家长尔等产生其他联系。 陶桃看向简亓,读懂了那人眉宇间的傲气。 简老师,对于毕业后走出去的部分学生最后泯然众生的走向,皆在意料之中。 作为教师,他们都没能力有改变教育机制,更没有太多自主权去选择现阶段的教学方法,他们困囿于规则的局限之中,更多的时候,老师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 简亓自嘲地笑了笑,声音也温沉了许多,“其实我的数竞指导,最有价值的地方只不过是因为这门课是免费的。” 对于缺少竞赛支持的家庭来说,临城中学为学生选拔人才并为其无偿开课,提供教学资源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简亓才会对沈方堇这样自甘堕落的学生态度不佳。 很多学生竞赛走不下去,除了自身的天赋之外,更重要得是,在全省赛区的这个大平台上,与准备充分的学生相比,实力和能力想差距大,学生太容易产生松懈和沉绵的情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