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9 (第1/3页)
围墙里探出茂密枝叶,织成一顶顶青翠大伞,经年见不到阳光的南墙生满青苔。没走几步就有个缝着件男子旧衣的老婆婆,白发苍苍面容慈祥,柏寒忽然想起家中的外婆。“老婆婆,朝您打听个人。”老婆婆双手不停,只用浑浊的目光打量三人一眼:“闺女,我也跟你打听个人。”哎?柏寒茫然说:“我打听住在这条胡同里的赵蓉娘,她丈夫姓宋,宋振秋。您打听谁?”“赵蓉娘啊。”老婆婆用一种“原来是她”的口吻轻松地指指胡同前头,“再往前走十三户就是她家,门前树上有个喜鹊搭的窝。你们从外乡来,见过我儿子没有?”她儿子?三人面面相觑,柏寒摇摇头:“没见过。”又觉得不太合适,多问一句:“您儿子叫什么?”老婆婆脱口而出,“钱大壮。”又失望地望着她,仿佛柏寒隐瞒真情似的。柏寒只好谢过她匆匆离去。十一十二,第十三家门外果然有棵参天大树,树上垒着个轮胎大小的鸟窝。“就是这里吧?”柏寒上前敲敲黑漆大门,“是宋振秋家吗?”挂在门角的风铃响动,没多久院里便传来动静,大门很快开了。迎面是个眉目含愁的花信少妇,手里牵着个五、六岁的男童,困惑地说:“你们是?”尽管比不上老刘能忽悠,时常经历没头没脑任务的柏寒也善于编造故事了。“我们是外乡人,以前和宋振秋很聊得来,这回路过幽州想来拜访他--你是赵蓉娘吧?”赵蓉娘险些落下泪来,退后几步:“我就是他妻子,请进吧。”大概压抑太久,几杯热茶的功夫,她已经对三位“丈夫故友”深信不疑了。“那年朝廷大举征兵西征十日国,我家官人也跟着上战场。我给他擦净铠甲带好干粮,他亲手磨亮铁枪盾牌,临走时说,只要活着就一定回来,这一走就是九百年。”九百年前的约定挺感人:影视剧都是这种题材。柏寒抓住线索:“十日国在什么地方?其他的人回来了吗?朝廷有什么说法?你到哪里找过他?”赵蓉娘掩面痛哭:“从德胜门出去朝北走三个月才到十日国,我带着孩子没法走去。那次朝廷打了败仗,领兵将军当场自尽,跟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