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2/3页)
又只有个当幺儿的命!”十四听不懂,只是在炕上滚来滚去地喊:“我要学射箭!我要学射箭!”绣瑜被他吵得不胜其烦,好容易等他喊累了在炕头上睡过去才勉强清净下来。她心头这才浮上一抹隐忧。宫里皇子们启蒙的课程都是固定的。除了大阿哥和太子小时候,上书房的体系尚不完整,课程比较随意之外。自三阿哥起,皇子们入上书房,头一年都是先读再读、,随后是。这四本书难度递增,读完基本也就识得二三千基础字词;接下来再辅以、一类重在培养德行的课本、一类修身养性的读物和这样的本朝礼仪规章制度。然后就升入中级班,开始攻读四书五经并各种经义注解。然而皇子们不用考状元,这部分的内容只需花上二三年的时间,大致讲通记诵也就罢了。真正的大头在攻读史书上,先拉通讲一遍通史,然后逐渐细化,从、到上书房正在修订的。历朝的经子史集,既有历代明君贤臣的文成武就,也有亡国之主、奸佞小人的反面教材。这部分大约要花上四五年时间,一直读到皇子们出馆听政为止。最后重中之重,也是胤禛胤祚现在正在学的内容来了——帝王心术、御下之道。从历史题材延伸出去,辅之以市面上看不到的教材,比如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所著、让秦皇惊叹“若能得见此人,死不足叹”的、,再比如宋朝欧阳修讲朝堂党派斗争的,元朝统治汉人的经验、清朝祖先与明朝作战的经验。这套学习方法体系鲜明,循序渐进,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康熙的儿子有出息的几率这么高。就连常年被康熙嫌弃的九阿哥十阿哥也是熟读史书、能把四书倒背如流的人物。康熙嫌弃老九,只是因为胤禟天资聪颖却惫赖贪玩,本应做得更好罢了。问题是,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哪有真正偏安一隅的庸才呢?绣瑜看了胤祚前几日以韩非“君主防内大于防外”观点为题,批判唐太宗定储位于魏征的一篇文章。论点是君权的威胁往往来自统治集团内部,君主要防外戚专权、更要防子嗣越权不敬君父。文字功底稍欠,但是观点之敏锐、逻辑之清晰,不输后世史学家,仿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