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2/3页)
眨眼间老六都十岁了。”“惠姐姐的长孙女都快两岁了。”绣瑜看他黑瘦了许多的面庞,忍不住提起往事,“臣妾还记得您曾经说过,平定了准噶尔就可稍许卸下些担子,还说要怎么收拾园子......”“砰——”她话说到一半,康熙突然撂了手中的杯盏,脸上郁气凝结,明显有不虞之色。绣瑜不由吓了一跳。康熙对后宫女眷一向温和,就是底下那些答应贵人偶尔有言语不谨慎的时候,也很少当场翻脸,何况是对她。她猛地记起,当时康熙说这话的前提是“把江山交到太子手中”。可如今,打从鹰庄回来,父子俩好像隐隐有了心结,康熙回宫三日都没有召太子到乾清宫用膳。要知道,以往他从外地回来,头一个见的就是皇太子,父子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经常点灯熬油聊到半夜。太子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她们这些庶母插不上嘴的。绣瑜只得装作毫无察觉,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臣妾也盼着您轻松些好保养身子。可惜,还是叫噶尔丹那个叛徒逃了。后宫里传的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臣妾倒奇怪裕亲王怎么这样糊涂,误中诈降之计,这可不像王爷以往的作风。”第82章绣瑜之所以有此问,是因为大军主力尚未归来,裕亲王、恭亲王和大阿哥都才刚刚入关。朝中却突然传出似真似假的传言,说两位王爷的本意是将计就计,佯装信了噶尔丹的诈降之计,大军暂缓追击;却派出精兵在其逃亡必经之路上设伏,以求全歼准噶尔残部。岂料大阿哥这个愣头青一听要停止追击、接受投降,顿时大为光火。他瞒着裕亲王抗命调兵,指挥禁军继续追击,最终打草惊蛇,放走了噶尔丹。而之前的战报上说的却是“裕亲王怯战,大阿哥果断出击,然而回天乏术”。这两个版本之间的差距可大了去了。若按战报上的内容来讲,大阿哥是英明果断的统帅,只是运气差了点,被自家叔伯拖了后腿;如果按传言来讲,大阿哥就是鲁莽愚蠢,不尊军令延误战机,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了。裕亲王人虽然还在关外,但是书信早已到了京中福晋手上。西鲁特氏趁康熙还未回京,先进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