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卷阅读2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4 (第2/3页)

每个郡县都有的,他们各个郡县之间完全可以互通有无。

“到时候看看他们那里都有什么特色,都带回来一些。”郡守道。

大秦交通越来越便利,除却那些经常到处跑的商人们,如今大秦收入的路费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各个郡与郡之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华畅通了起来。

如此一来,哪怕没有和外国进行贸易,大秦内部的积存也可以清空掉。

没过多久,赵燕歌又在南北两方开设了军用加工厂,里面会负责生产军用罐头、干粮、衣服、鞋子等。

里面的一切都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军用鞋,自然不是百姓们随手编织出来,容易被磨损坏的草鞋,而是结结实实的千层底,厚实的不得了。

把士兵们的尺寸给做出一个统计来,军用加工厂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动工。

里面的工人都来自南北两方附近的村庄和县城,离的近了,可以回家去住,远一点的,工厂也给提供食宿。

内部采用流水线的工作模式,让一些没有见过的工人们直说大开眼界,尤其是那些负责给千层底纳底子的妇人们,看着由机器直接穿过的针线,光是这一个步骤就不知省了她们多少力气。

不需要再用扳指或铁箍用大拇指去顶,妇人们做鞋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以往她们两三天才能纳一双鞋,动用机器以后,一天一般三百双打底,让晚上结算数量的妇人们感到分外的震惊。

服装被分为春、夏、秋、冬四种,每种每人可以分到两套,军装的样式也和以往不同,冬装最厚实,款式直接参考匈奴人的皮毛大衣,春装稍厚,却比冬装轻便许多,夏装则参考匈奴人的胡服,被改造成了劲装的款式,和秋装一样,穿在人身上,倍感精神。

大多数士兵的鞋子也终于摆脱了漏脚趾的命运,被好好的藏在了鞋子里面。

看到士兵们都被发放了新衣服,过来边关服劳役的百姓和罪人羡慕的两眼直发直。

以前那些士兵们顶多比他们穿的暖和一点,现在倒好,衣服鞋子一换,立马就跟他们不是同一档次的人了。

不仅如此,有了厚实的千层底鞋子,他们以后再也不会磨脚了,这才是他们最羡慕的。

没过多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