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错了系统_分卷阅读19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7 (第2/3页)

的?说句不好听的啊,哪怕是为了不显得他们自己档次太低呢,那嘴里说的也绝对是一顿的吹捧啊。

而有了人自发的当着自来水,帮着吹,那你们说,这青壶峰,青壶观来的人能少?最起码这文人的圈子里,阿木他们那是彻底的打响了。若是再加上上次的那些客商们,那生意,人流你说能有多少?反正啊,青壶观,那是火了。

☆、联动的繁华

在这阿木策划规划下繁荣起来的旅游业,岗下村或许是最能感受什么叫火的村子了,毕竟他们地理位置好啊,不管是去圆觉寺的还是来青壶观的,那基本上七成的人都要从他们这里经过。而只要有人经过,那怎么的也不可能半点开销没有,吃的喝的,甚至是引路的,卖果子的等等,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出息。连着村中最不济的孤寡老人,也因为能做些饼子,能养几只鸡卖鸡蛋,吃上了饱饭。更不用说那些家里人手多,脑子快的人家了。

所以喽,不过是初初到了入冬时分,那村子里新砌的屋子就多了三成,翻修整修的,几乎是家家都有,连着娶媳妇说亲的,都比以往多了好些,整个村子的日子都过的敞亮了起来。这样的形势让村长那真是日日睁开眼睛就笑啊。

至于周围的其他村子,受到的好处也不少,就像是提供蛇肉的山村一般,这边上能生存下来,能形成村子的,基本上都有一些自己的小手段小特色,如今沾着这往来人丁繁茂的光,自然一个个开始手段叠出的挣钱了。哪怕是挖野菜,采木耳呢,也一样是能换钱换粮的好出息不是。

什么?你说以往他们怎么就没靠着这个发家致富?哎呦,能问出这个的,显见是不怎么懂得乡下生活的,在乡下,特别是在古代的背景下,采摘东西去城里卖,那几乎是很常见的事儿,可问题是这路程是个大问题,一般来说从山里得了东西去城里,这路上的花销,进城的花销,摆摊的花销,甚至是路上因为时间太长腐烂散落的,那都是一笔大钱,几乎和他们挣得能持平了,如此一来,能挣多少?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送到铺子里,可问题是人家铺子能不压价?便是等着货郎上门来收呢,人货郎自己不挣钱了?如此一来这出息能有多少?不过是零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