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5 (第2/3页)
如今困顿的地步。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个信念,所以唐郢才这般“独断专行”,愣是通了河道与官道。这两件事情做成了,唐郢在民间的官威也日益重了。百姓知道这位官老爷是个言出必行,不得有半点商量的地步的,所以自然而然也就多了些惧怕。这对唐郢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今儿一早,底下边有个小书吏送来了信,道是京城里头送来的。楚氏正在哄着摇篮里头的小儿子,听到这话,便抬头说了一句:“怕是爹娘的信吧。”镇国公和孙氏每个月都会寄一封信过来。算算日子,这个月的信好像也要到了。唐郢打开信封一看,乐了:“这回可不是爹娘的信,而是二郎。”楚氏可是真没想到了。唐璟这个小舅子,在楚氏心里的印象一直不怎么好,也就是前段时间被封了汝阳侯,才叫楚氏另眼相待了。这小叔子平常不会写信,听她夫君说,这都是因为他太忙了。楚氏也不知道到底是真忙还是假忙,不过这个小叔子每次来信,必然都是有事儿的。无事不登门,用来形容他们家小叔子再合适不过了。楚氏又问:“小叔子这回又是想到了什么事儿?”唐郢不过一会儿便把这封信看完了,听到妻子问话,唐郢将那封信递了过去,一面道:“二郎前些日子听到了些消息,说是身上想要派人来这边运果子,让我提前多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准备不齐全。”楚氏听罢,赶紧看了信,那信上所写果然如此:“没想到,圣上竟然也会对咱们这边的果子这般有兴趣?”“还不是因为上回秦风他们送过去的那些胥邪,说是尝过几个人都说味道不错,这里太后娘娘也喜欢上了。咱们圣上又是个孝顺的,知道太后娘娘喜欢,必定就会派人来取了。”楚氏看完信,心中仍是半信半疑:“小叔子也说了,这是他从别处听到的消息,也不知道准不准。”若是他们把东西都备好了,结果却没有人过来取,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唐郢护起了弟弟:“二郎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竟然这样说了,又还送了信过来,便肯定有这样的事儿。再说了,便是备下这些东西又能花几个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