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4 (第2/3页)
燕的不少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之前安南使臣垂涎已久的踏犁,还有榨油机子之类。夺了这些东西之后,这位安南王仍旧不知满足,仗着大燕没有追究,越发养大的胆子,让人在大燕边境杀烧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仗得便是大燕这些年连城不好,国库不丰,应该不会有余钱来发动战事。既然不会动武,那他们做得再过分也没有什么关系,若是大燕这边派使臣的话,大不了他们明面上服一声软,就是背地里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若是大燕不中用的话,或许他们连服软都没必要了。不得不说,这做派可将大燕这边的人都给恶心坏了。如今朝臣分两派,一派以丞相为首,认为如今国内的情况实在不适合动兵,贸然出手,只会劳民伤财,到时候反而不利。可以镇国公为首的诸武将,却只想着给那安南小国一个教训,扬他们大国之威。政见不同,自然是要起争执的。他们在跟前吵,皇上听着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最棘手的是,两边都有道理。若是不顾实情的话,皇上自然是容不得这些事情的,势必要派兵给那些人一个教训。可丞相说的也没错,如今国库不丰,打仗却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他们这两年国库已经隐有亏欠之态了,连国家都在节衣减事,不过就是为了缓解一下如今财政紧张的状况。镇国公见皇上还在犹豫,下了一记狠药:“圣上,这打仗虽废财,可若是打胜仗,这还能有赚头呢。”自古以来,都是输家隔地赔款,若是赢了,自然什么损失都抹平了,还能从中再得一笔。周丞相拧着眉头问道:“镇国公就这盘笃定,大燕一定能力压安南?”“区区蛮夷,又怎是我大燕的对手?”镇国公一表态,余下的武将都跟着附和。他们可不像这些文臣一样磨磨唧唧的,估计来估计去,到最后什么事儿都办不成。看不惯,打就是了,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几乎是所有的武将都笃定了,他们绝对不会输。周丞相据理力争。镇国公带着人寸步不让。皇上叹了一口气,得,又吵起来了,烦啊……前朝的事儿毕竟事情前朝的事儿,如今后宫却还没得到消息,仍旧是一片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