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2/3页)
么端正,等晚上沈侍郎回头,便又是一顿毒打。整个府里都是沈凌风的鬼哭狼嚎声。要说同样不待见唐璟的,还有司农司里被派出京城的几位大人。他们可是真可怜呐。去年年前的时候他们被朝廷紧急派了出去,因走得急,且又是临时的差遣,以为做完了事便能回来,所以大多数都是只身前行的,连个丫鬟都没有带便离开了京城。谁想这一待,便到了现在。身在兴元府的陈司农也是如此。他这是天天数着日子,指望着朝廷来了消息告知他们可以回去了。陈司农不甘心地想着,等到他们回去,一定好好团结他们司农司里头上上下下所有人,整死唐璟那个龟孙子!这回别说是殿下,就是圣上发话了,他们也要使劲儿欺负唐璟。太气人了!折腾那些东西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告诉他们,名声都是他一个人担着的,苦力活却是他们来做的。好比这次的踏犁,他们辛辛苦苦的带着人去乡下推行,结果那些人就只记住了唐璟的名字,全然忘了他们的功劳。话说回来,朝廷这回虽说是下了血本,可那本都是从各个藩属国里头赚回来的,算是没花什么了。本来按着朝中几位大臣的意思,是要酌情收些钱上来的,富裕的地方便多收一点,穷苦的地方便少收一点。可是这法子,却被皇上被驳回了。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可是等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未必能有这样的黑白分明。只怕富贵的地方收得极高,穷苦的地方,又会借着这个名头横征暴敛。百姓苦矣,何必再增添他们的负担?有了圣上的话,故而这回的踏犁都是朝廷白送的,朝廷出钱出力,将那些农具送到百姓手里,还顺带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陈司农忙活得就没有停下来过。一整天忙活下来,终于能歇息了,再一看天色,天早已经黑了。陈司农一边儿走,一边儿骂:“那姓唐的着实可恨,让人没个歇脚的时候。他这么有能耐,怎么不自己下县去挨个儿推行啊?就知道在京城里头坐着高板凳,指挥着咱们这些他看不过眼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还真以为自己有几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