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7 (第1/3页)
于这位大小姐的闺中趣事,诸如学诗的时候背串行背成了“江州司马青衫湿,宣城太守知不知。”再比如,写大字的时候,这位大小姐无聊,竟然琢磨出了用凤仙花与矢车菊的汁水搅和在一起,调出了新鲜的浅黛色墨汁,挥笔写出来的字还氤氲着花香。就是通过这种无伤大雅的小爱好,谢家老太太将病重倚在后院的大小姐塑造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虽是无人闻其声音、窥其容颜、见其工笔,但在这样的刻画下,很多世族的人都恍惚觉得这孩子就是在自己眼前长大的。直到真的阿笙回来。谢家老太太沉吟道:“你们这辈行涵字,就像你二妹妹是叫涵秋,不若你就唤做涵矜如何?寒肃庄静,很是得宜。”“我已经习惯了旁人叫我阿笙,不然涵笙可以吗?”阿笙纤秀的眉毛微微地抬起,声音轻平地问。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算了两下,眉头轻蹙:“三才配置与五格之数皆是不太顺遂,易引灾祸上身、沉浮不定。孩子,你让我再想想。”“谢洄笙。”阖目思考半晌,谢家老太太轻声想出个名字,“你觉得怎么样?”旋即她解释道:“虽是因着受阻而弯扭曲折向下、湍急盘旋还翻滚过片刻,然而到底能逆流而上、逆溯回游到原有的地方。”清美地笑开,阿笙说:“我很喜欢。”不过阿笙转而疑惑道:“然而不从晚辈的涵字,也可行吗?”老太太温和地点头,有矜持的傲气若隐若现从她的眸子中泻出来,“怎么会不可以呢?一个名字,你自然当得起。”她说:“老大家的孩子,也该是不一样的。”谢家老太太握着阿笙细软的手,喃喃着:“你本就是不一样的。”在公主的生辰宴会上面,这位叫做姬昭时的邵宁公主和声叫她坐下后,迟疑地小声道:“崔大夫人……”旁人自然无从得知,谢家的名门大小姐谢洄笙,曾经在一个偏远的涿郡做过添香的婢子活计,然而姬昭时却是知道的。虽然这也是机缘巧合而已。自从姬昭时得知自己并非今上的亲生女儿,而是被抱错的时候,就有心想找自己的生母。然而线索越多,姬昭时也就越失望,自然也就越不敢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