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5 (第1/3页)
这会儿大宴朝虽然有类似的,可没有成系统,零散都不说了,很多东西还相互矛盾。所以傅子寒除了默写这两本书之外,还得根据现实的情况对这两本书上的典故跟道理进行筛选增减,这个工程很不简单,傅子寒都觉得在明年大比之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不管如何,他现在开始弄,只要有了一定的成果,他就能向圣人和老师交差了。三百千只是修订,到腊月之前就全部完稿。傅子寒将之送到了老师那里请求文老先生掌眼审核,连同三百千送过去的还有他弄了一卷出来的。的第一卷是关于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从“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起,至“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止。利用真实的典籍典故,将要讲述的内容十分贴切具体的表达出来。让孩子们能很清楚明白的理解这个世界乃至社会的构成。除了文章内容,傅子寒还对里面出现的一些少见的名词和现象,还有具体的事例进行了批注解释。这样一来,就不会发生因为理解的缘故,读者跟作者之间出现认知偏差。当然,他自觉不是圣贤,肯定有不服众的地方,这就需要更有名气地位的大儒进行修正和注解了。对傅子寒来说,自己的老师就是当仁不让的注解者!而文先生在收到这份手稿的时候,整个人差点没坐住。若非太过紧张这薄薄的一册书稿,他差点就要拍案而起,逼着傅子寒赶紧把后面的内容写出来。第116章开了先河之前就说过,这种启蒙书册不是没有,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系统。世家大族还好点,他们传承久远,族内有不少文人,流传下来的书册典籍简繁难易都有,加上还有举人进士等教导族内子弟,在作诗写文说话方面都有人可以求教。但是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能系统的学完三百千都算好的,教导常识和说话的书籍根本就没有,所以一出来,终身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文老先生就察觉到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傅子寒面对老师的询问,不敢说是他自个儿的功劳,将之归结在自己游走在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