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4 (第1/3页)
逝的消息,不要说鞑靼人,就连幽州这边也有很多人不相信,甚至还有人以为是放出来的假消息呢,目的自然就是引鞑靼人上钩了。谢涵挑一些能说的说了,李榆比谢涵大不少,又从小在兵衙长大,可以说是听着顾霖的传奇长大的,因而他比谢涵更能明白顾霖对这场战事的意义。可惜,明白归明白,他却无能为力,唯有唏嘘几声。李榆走后,谢涵和张氏、谢春生商量了一个下午,决定还是年后搬到府城去。谢涵的意思是干脆让新月从府城出嫁,这样的话李家的三十二抬聘礼不用大老远从城里送到乡下,而谢家的嫁妆也不用大老远从乡下送到城里,非常时期,还是低调一点好。因着有这个理由,谢涵总算说服了谢春生年后也跟着进城。定下了这件大事,谢涵便一心一意地准备过年了。令她头疼的是,没两天,赵王府的尹嬷嬷和金嬷嬷又先后进门了,金嬷嬷还带来了赵王的帖子,邀请谢涵年后去赵王府玩。谢涵只要一想到那位徐侧妃的手段便有些不寒而栗,委实不想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可如果她去幽州不进赵王府的话又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她已经见过赵王本人了,而且赵王又特地打发人给她送年礼来了,这是多大的面子?说实在的,谢涵至今仍搞不懂赵王怎么会看上她一个小的孤女?没道理他也打着那笔银子的主意吧?要知道前有顾家后有皇上,他卷进来委实不算是明智之举。再说了,他是亲王,堂堂的亲王,难道整个幽州府一年的税赋还不够他花的?因着赵王的这张帖子,这一个年谢涵都没大过好。一方面要招待来来往往的亲友;一方面要收拾行李准备搬到府城;一方面还要从库房挑几样东西给新月凑几抬嫁妆,一方面还得把不用的东西打包登记封存起来。此外,谢涵时不时还得琢磨一下赵王和那位徐王妃到底图她什么。谁知一切准备得差不多时,谢沁又生了一点变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