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0 (第2/3页)
下,方才的怒气不知不觉散了。“不是,这个真不是。”谢涵再次摇头,“一开始是因为怕穷人看不起病,想着多种点常用的药材看病就能便宜些,后来知道鞑靼人越界抢东西,臣女怕万一又要起战事,想着多种点药材备上,说不定有朝一日能为皇上分忧。”谢涵的话一说完,三双眼睛都射向了她,有惊喜、有惊奇,也有担忧,总之,三个人的表情都很复杂。惊喜的自然是朱栩,他着实没有想到谢涵会想到这么远,小小年纪就会未雨绸缪,更难得的是居然是为了他分忧,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谢涵的早慧不是传闻,而是事实。因此,那笔贪墨银子若果真在她手里的话只怕不好查出来,否则的话,顾家也不会数次空手而归了。惊奇的是夏贵妃,她也是出自书香世家,五岁正式启蒙,从小到大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从小也是享誉京城的大才女,进宫多年之所以深得皇上的宠爱,跟她丰富的学识也是不无关联的。可今日见了谢涵,她自问自己九岁时绝对达不到谢涵的高度,没有谢涵的聪明,也没有谢涵的才学,更没有谢涵的慈悲。王平的心思更为复杂些,惊喜和惊奇皆有之,不过更多的则是担忧,毕竟他是跟随皇上时间最长的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上了。第三百一十七章、重见天日(月票一百五加更)王平的忧心绝不是空穴来风。他心里明镜似的,皇上之所以想把谢涵弄进宫来做伴读,目的并不是仅仅是伴读,一来是皇上确实十分爱才,喜欢才学丰富的人;二来,自然也是为了那笔贪墨款。那不是一笔小数,保守估计也有四五百万两银子,如今国库空虚,西北的金州需要重建,北边有鞑靼和瓦剌人在挑衅,而一向富庶的江南这两年也不知怎么回事,不是水灾就是雪灾。难,难,皇上日夜忧心,就盼着能找到那笔贪墨款,正好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因此,王平为谢涵着想,并不希望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进宫。还有一点,皇上讨厌女人议论国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