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9 (第2/3页)
>可同时,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城,始终牵挂着无数知青的心。可在这西部边陲,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等待,继续等待着。失望与希望交织着。渐渐的,一部分知青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一部分知青却在继续发出声音,号召动员,做着有朝一日返回沪上的美梦。*进入六月之后,天越来越热了。沙枣林带,已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这时,沙枣花已经凋谢了,香气也淡了许多。可沙枣已经开始结果,小小的,青青的,一串一串爬满了枝头。每年这个时节,稻田里是水汪汪地一片。机器插下的秧苗已经长到了一尺来高,同时芦苇、稗子草、野棵子等乱七八糟的杂草也“嗖嗖”地蹿了出来,与秧苗争抢着养分和生存空间。要想秋后有个好收成,就得抓紧时间除草。于是,一年一度的“拔稻草”又开始了。大田班的职工们,都戴着草帽、挽着袖子、穿着长筒胶鞋下了地。在水田里,齐刷刷地站成一排,弯着腰,撅着屁股,两只手一起开动,一棵一棵地拔着稻草。这一趟下去,这一块稻田基本上就干净了。而田埂上扔满了各色各样的杂草,被太阳晒得蔫蔫的。下班前,班长还得派人去归拢起来,送到地头,以免杂草又死灰复燃。拔稻草也是定了任务的,一天要收拾好十几块地。什么时候干完了,什么时候下班回家。所以职工们的腰杆子一直弯着,非常累人。干一天还不太显,可一个星期拔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像王慧珍在种瓜种棉花之前,就在大田班里干活。一到拔稻草,腰累得就像断了一样,每次都得老田给她拔拔火罐,才能挺下来。而连队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拔火罐,就为了应付这一关。对学校来说,一定强度的劳动锻炼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每年一到这个时节,勤工俭学就提上了日程。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学生们付出的劳动不再是无偿的,而是按照短工待遇领取一定的报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