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 (第2/3页)
安民是看着贺时一点点成长起来的,听到这话是真的欣慰,玉不琢还不成器呢,比起在市区进一个光鲜实惠的单位,趁着年轻吃些苦头,到下边去摸爬滚打一圈这样的选择更合贺安民的心意。T县离家不算远,不过也得转两趟车才成,读了四年大学,又有这样的家世,贺时跑到乡里去当个书记简直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没那个背景的人家就不说了,只说这大院里头,家里有点关系的,孩子要么去了部队,要么安排进某单位做了干事,哪个拎出来不是体体面面的。照他们来看,贺时可是第一届大学生,家里关系又这样硬,学校一出来就该有大好前程的,怎么着也不该是去乡镇啊。大院里没什么秘密,贺时上班没几天,院里人就都知道了,这一片儿住的都是贺安民一个单位的,大家私下里讨论了几天得出的结论,贺安民是真不循私,人家那党性觉悟是绝对高。时人朴实,这之后对贺安民更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个却是意外收获了。夫妻俩一毕业,一家人自然没必要大院和学校家属区两边住下去了,七月份就都搬了回来,倒是沈瑶,因学校是有寒暑假的,还没正式上班呢,教职工宿舍先分了下来,她虽不住,上班时偶尔休息用倒是尽够的了,梁佩君见这样,索性把学校租的那套房子退了。这会儿已经是1974年夏,沈瑶和王巧珍定下留下任教的消息自然是往老家说了的,王沈两家人坐到一处开了两席自家庆祝了一番。几年过去了,沈国忠被提了副主任,王云芝也升了小组长,夫妻俩除了上班,这两年私下里没少做买卖,家底倒是攒得不薄,这时的初高中是两年制,沈刚正好读了高一,这会儿正放暑假。夫妻俩寻思着这些年了还没往北京去看过亲家,再想想外孙外孙女儿都快三岁了,从前都是沈瑶和贺时暑假时带着孩子回来看他们,眼下贺时上班了,俩人一商量,决定各自请个几天假,一家三口去北京走亲戚去。这头事情一定,王云芝就叫沈国忠往她娘家跑了一趟腿,问问她二哥二嫂去是不去,要说这几年沈瑶和贺时回了江市两趟,王巧珍那边却只有她自己回过一趟,徐向东的影子她们都没见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