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3 (第2/3页)
翻了半个多小时,大多是各种纸壳和废纸,偶尔翻出书来也是课本、废弃作业本,就是没见过沈瑶那样的线装古书。最终一无所获回了家,私下里和梁佩君说:“咱儿媳妇是什么运气?怎么我在废品收购站看到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纸壳,正儿八经的课本大多也是小学课本和初中课本,都是孩子们读书剩下来的那些旧书,古书的影都没见着,她怎么就能一找找到好几本呢?梁佩君听得好笑:“你当古书是满大街捡得着的呢,要是收购站里边都是这样的好东西,那还能叫废品收购站吗?”贺安民还不信邪了,道:“也不是那么说的,前两年闹腾得那么厉害,撕毁烧毁多少书,又有多少人因为书被折了下去。不明就理的就都闻书色变,有问题没问题都一股脑当废品卖了的指定不少。”梁佩君听着点头,这倒也是事实。贺安民又道:“从前倒没注意过这些事,现在想想,废品站的大部分东西每周被送到废品公司去,废纸都重新打成了纸浆,这城里大大小小废品回收站那么多,每周送过去的废纸里边有多少或许是古书,或许是史料,就那么毁了得多可惜,中国上下五千年啊,多少历史多少技艺都是靠文字记载下来的,这些东西毁了就再找不回来了。”梁佩君听得神色也郑重两分,找个棋谱什么的算是个人爱好,可听他这么一说,这就涉及情怀,甚至于涉及到更高层面的东西了,未见得所有古书都谈得上是文物,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不假。梁佩君道:“既是有这个心,要么回头再逛逛?”贺安民也没想放弃,儿子儿媳都能有收获,他思来想去就觉得是他收购站没找对,又或者运气没那么好,再接再励,这种事也看缘分。贺安民就这么被带起了一股淘宝热,别说,过了五六天,还真叫他寻摸回一样好东西,一本记载着明史的资料,纸质被破坏大半,之前的拥有者显然没有好好保存。沈瑶拿过去看了,确定那纸墨确实有数百年历史,倒没说什么,也知道并不需要她说什么,公公也会把这东西好生收藏的。贺安民收购站淘书自此一发不可收拾。而沈瑶那边,贺时也发现了,小丫头最近不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