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94 (第2/3页)
/br>这话有道理。于是,盛鸿便笑了个痛快。……隔日,盛鸿颇觉脸酸,不时伸手揉一揉脸孔。今日是小朝会,有资格参加小朝会议事的朝臣,一共只有二十余人。皆是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汾阳郡王和安王也一同列席小朝会。不过,商榷政事是文官们的事,汾阳郡王和安王在小朝会上很少出声。老臣们颇有城府,虽觉天子今日举动不雅,也无人多嘴多舌。朝中每日大事小事不断,大齐各州郡每日都有呈上来的奏折,一堆政事要处理。他们哪有这个闲功夫说闲话。盛鸿张口问询新律法推进之事。首辅陆阁老沉声应道:“新的律法已昭告天下,也发至各州郡。暂时还没出什么差错。”也就是说,新律法是颁布了,推进实施还谈不上。盛鸿倒也不急。但凡社会变革,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推进便是。到了正午,政事商榷得差不多了。盛鸿正要吩咐退朝,陈尚书忽地咳嗽一声,拱手上前:“启禀皇上,老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盛鸿对老臣们一向客气,笑着说道:“不妨说来一听。”陈尚书自问并无私心,说起话来光明正大:“鲁王世子年已十七,去岁便已自松竹书院结业。老臣以为,鲁王世子虽然年少,也可入朝听政,学一学为官之道了。”陈尚书口中的鲁王世子,正是霁哥儿。霁哥儿是盛鸿嫡亲的侄儿里最年长的一个,平日温和恭谨,才学过人,声名颇佳。盛鸿神色不变,目光掠过众臣的脸孔:“陈尚书的提议,诸位爱卿怎么看?”工部尚书第一个张口赞成:“老臣以为,陈尚书这一提议颇佳。”紧接着,又有几位臣子张口附议。其中,便有户部的赵侍郎。这位赵侍郎,是鲁王妃赵长卿的堂兄,亦是鲁王世子盛霁的堂舅。几位阁老暂时没出言,倒是汾阳郡王,忍不住张口讥讽:“陈尚书倒是颇为关心鲁王世子。宁王世子闽王世子也都不小了,不如请陈尚书斟酌一二,一并安排如何?”陈尚书既然张口提出此事,就不怕人攻讦,立刻拱手,一脸凛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