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3 (第2/3页)
打点后事。”身为内侍,卑微命贱。死后被裹一条草席下葬,是常有的事。赐一具薄棺木,已算是主子仁厚了。像卢公公这般,死后有人打点丧事,好生安葬的,几乎是绝无仅有了。魏公公心知这都是主子给自己的恩典,心中感激不已。盛鸿并未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区区小事,何须言谢。”魏公公低声道:“对皇上来说,是张口一提的小事。对奴才而言,却是莫大的恩典。”这也是盛鸿最令人折服之处了。盛鸿的平易近人,绝不是装出来的。对待身边的内侍,也从无作践贬低之意。伺候建文帝建安帝时,内侍们如器物一般。伺候新帝之后,他们才有了自己是人的感觉。身为天子近侍,魏公公的感受比其他内侍更深刻。盛鸿温声道:“这两日,你奔忙劳碌,着实劳累辛苦。早些回去歇着吧!今晚就不必你来伺候了。”魏公公感动不已,再次谢恩:“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感激不尽。”士为知己者死。如今,皇上让他去跳刀山下油锅,他也不会犹豫。……奏折还有厚厚一摞。盛鸿吩咐内侍,去请赵阁老颜阁老前来。朝事繁多,每日各地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山,还有六部官员呈送的奏折。想一一批阅完,每日忙到半夜也未必能做到。盛鸿坐了两年多的龙椅,深深体会到了天子的繁忙辛苦。如今朝堂尚算安稳,俞太后也算消停了。盛鸿想每日晚上回椒房殿用晚膳,之后要亲自教导阿萝公主习武,陪伴皇后,很自然地打起了内阁的主意。内阁只得将奏折精简了一些,可惜,每日还是批阅不完。于是,几位阁老每日晚上轮流留在移清殿值守,将不那么要紧的奏折批阅完。到了隔日,盛鸿再浏览一遍即可。如此一来,果然省心省力不少。赵阁老颜阁老一起拱手:“老臣见过皇上。”盛鸿对前来做牛做马辛苦操劳的阁老们格外客气,笑着说道:“快些起身,今晚就辛苦两位阁老了。”然后,非常愉快地拂袖走人了。赵阁老颜阁老默默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