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0 (第2/3页)
了。“好啦,爸爸可不计较这些。咱们快点去坐车吧,你妈带着你弟在你姥爷家等咱呢。”周景林安抚下闺女,领着她就奔火车站,下午三点有趟车,到家估摸得五点多。被爸爸拉着走,二端紧着倒腾她的小短腿儿,心里还琢磨,妈妈这是准备汇同姥爷姥姥三堂会审自己的节奏哇?爷俩一进楚家的小院儿,姥姥就开了房门出来了。老太太耳朵真好使。“你俩咋才回来?要不是小琴来电话了,我还以为你们明天回呢。”姥姥站在屋檐下看着一高一矮两父女,嘴上还不忘念叨。“姥!我回来啦!我给你带好吃的啦!”二端几步跑到姥姥跟前,拽着姥姥的手晃啊晃的。“少灌迷糊汤,你就这张小嘴儿最厉害。”显然姥姥已经知道二端干的好事儿了。估计是小姨不放心,怕二端回家挨说,送走父女俩,就一个电话打回来,把情况给说清楚了。知女莫若母,姥姥大概觉得小姨有偏袒二端的嫌疑,打电话是给二端找补呢。“妈,咱进去说,进去说。”周景林拎着东西跟上来,心里也开始打草稿,咋把事情给说清楚。回来的路上他都问孩子了,二端说是姥爷一走就做梦了,不然也不能颠颠儿去她小姨家。不是想着去玩,是想找她小姨夫求助呢。反正周景林这个女儿奴,毫无压力地接受了二端的说词。这也难怪,在他们这边吧,不管城市农村,都有点迷信的思想。这种思维影响着对于很多事情的判断,比如二端的先知先觉。说不清原因,那只能往迷信的方向想了。尤其又不是什么坏事情,反而觉得挺神奇,挺厉害。“快进屋,晚上还没吃吧?正好一起吃。”姥姥这种传统家庭妇女,最关心的还是孩子吃饱穿暖的事儿。二端先进屋了,炕桌上正摆着晚饭,姥爷盘腿儿坐在正中间,一边儿妈妈抱着嘟嘟在喂他吃饭。“嘿嘿,我胡汉三又回来啦!”一个亮相,二端笑嘻嘻地臭贫。嘟嘟立马在妈妈怀里蹦跶,小手往二端这边抓挠。嘴里还呜呜地喊二端,差点把糊糊给喷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