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7 (第2/3页)
方面程馥不耐心管,都吴缨那边把关。吴缨扯了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串。程馥扫了眼,说道:“严兴生可以放开手脚。”现在造纸坊和养殖场都归他负责,这两个又正好是今年两河轩最重要的营收项目,程馥自然更重视一些。“好。”“过了正月,太子那边应该有答复了。届时咱们再作下一步打算。”两河轩现在专注的都是能长远发展的营生,只要国家不乱,世世代代地经营下去不是问题。而寻求与太子合作,也是无奈之举。在江南讨生活,要么屈服于世家,要么就只能对立,并没有中庸之道。有个靠山总归能少些不必要的麻烦。徐野多日没出现,吴家的人终于确定对方已经离开金陵。吴令佐事先安排好的人也陆续快马加鞭赶往京城传信。其实翰林院的日子无聊归无聊,但总比六部舒服些。就拿徐野来说,每天忙完了手头上的事不是趴屋顶上睡觉,就是吃水果发呆。旁人就算瞧他不顺眼也不能拿他如何,谁让人家真有几分本事,还有个位高权重的爹呢。“行啊,养的好儿子,跑江南欺男霸女。”承启帝把手边一沓奏折摔到徐则跟前。徐则打开来逐字逐句地看,嗤笑,“看不起谁呢。我儿若是欺男霸女,我徐家五房如今也不至于此。”除了几个做粗活的丑丫鬟,五房全是大老爷们。承启帝对于江南世家自带偏见,加上对徐野比较了解,所以御史的奏折,他只觉得古怪,既然徐野什么都没做,那又是怎么惹上这些是非的?江南世家经历之前的清洗,如今一个个精得跟地鼠似的,除了族中子弟争相出仕之外,在朝中也经营了不少人脉。若是真给人抓住什么证据,这些势力一旦联动起来,承启帝也不太好明偏徐家父子。“呵,还是愿景不成?”瞧瞧,他最信任的臣子,俨然一副巴不得自己儿子干出点惊天动地坏事的模样。半个时辰后,徐野被徐则提溜到御书房听训。他也特别老实,把自己跟吴子琪的过节没有偏颇地如实交代了。不过只把程馥描述成金陵友人,三两句带过。纨绔子弟承启帝见得太多了,京城遍地都是,眼前这个混账小子也算其一,但像吴子琪这么嚣张的,心里没点数的,京城可不多。他不禁嘀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