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 (第1/3页)
多事情也未必当下就有答案,但决策却必须当下就做了,因为机会不等人,等你慢慢弄清楚每一个疑问再出手的时候,那一个时机不一定还在。朱谨深问他的这一句,与他当日的所为正是如出一辙。“朕问你,你倒把朕堵回来了。”皇帝干咳了一声,道,“行了,去罢,你还没下学吧?好好念你的书去。”“是。”朱谨深没有纠缠,躬身退出。皇帝看他退出殿外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忍不住向汪怀忠道:“他这是笃定朕就会听他的了?”谁上谏言就是个两句半,劝都不都多劝一下。汪怀忠笑道:“二殿下一向不多话,皇爷是知道的。”汪怀忠心里,朱谨深能跑这一趟多这两句嘴都很奇怪了,再要长篇大论,恐怕得把他这个老奴才连着皇帝都吓着。皇帝不大爽快,他倒是想多探探这个儿子的底,怎奈人家不接茬。汪怀忠道:“皇爷,沈阁老在外面等了有一会了,可要召他进来?”皇帝回神点头:“叫他进来。”沈首辅入殿后,皇帝和他就几件国事商议了一下,大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要紧的几桩都说完了,皇帝缓缓道:“沈卿,干崖宣抚使离世,二郎进言,认为当派使臣前去对刀家进行抚慰,你觉得可有必要吗?”沈首辅愣了一下,忖度片刻后道:“臣以为可行,派个使臣不是多麻烦的事,却可向彼等夷人彰示皇上的恩典,令他们感沐皇恩,以后更加忠心为皇上效力,此举惠而不费,二殿下想得周到。”那接下来就是商议使臣的人选了。一般为显中原教化,这种情形都是选文臣,不过这趟的主要目的是吊唁,而京城至云南路途太过遥远,选个不善弓马的文臣慢悠悠过去,只怕刀土司的七七都快做完了。皇帝欲从武将里选。不过沈首辅提出了一个人选:“翰林院里有个新进的庶吉士,去年春猎上很出彩的,皇上记得吗?他又年轻,吃得住辛苦,可以派他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