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6 (第3/3页)
‘对呀,我何必去造一个连甲板都没有的船壳,多造一些木筏不就行了吗?’这时雨文终于露出了笑容:‘我果然是个天才!’想到这里,雨文快步离开海滩,站到一个高台上,对工地上的众人大声喊到:“都停下来,不干了!”正在忙碌的众人都吃了一惊,岩玉过来问道:“怎么了娘娘,我们干错了吗?”雨文摇摇头:“你们干的很好,只是我搞错了。你们不要造船了,去砍树,然后做成和那个一样的木筏。”同时用手指向海面上的木筏。岩玉有点不理解,还想继续问话,雨文一摆手制止了她:“按我的话做吧,以后你就明白了。”岩玉和其余的人都对雨文很信服:‘既然娘娘说‘以后我们就明白了’,那我们就不需要多想了?’于是,大家停下了造船工作,开始齐心合力造木筏。木筏的制作简单,大家奋力砍树,然后把它们绑在一起就行了,就是个力气活。这次雨文把战俘里比较强壮的□□挑了出来,让她们帮忙搬木头。为了防止她们逃跑,每十个人一组,用长绳子在腰上拴成一串,派一个士兵看着就行了。做木筏的进度很快,两天之后,60个木筏就漂浮在盐城附近的水面上了。雨文命人把这60个木筏挂接在大船的后面,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绵延了一公里。雨文在每艘木筏上安排了16名战俘,另加4名士兵看守。这样每个木筏上面坐20人,60艘木筏就足够这1200人乘坐了。虽然木筏看起来还有诸多缺点,但是雨文一刻都不想在盐城逗留了。于是2月7日早晨,随着她的一声‘开拔’,一公里长的船队在大船的牵引下,徐徐地开动了。从开拔的那一刻开始,战俘们就知道:从此就要和自己的家乡永别了。但是她们的性命早已不归自己所有了。在登上木筏的那一刻,她们都跪在海滩上,向着黄岩族的方向嚎啕大哭,这就是她们最后能做的全部。站在大船的船头上,雨文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看到她们痛苦的表情,她也不由得黯然神伤:‘故土难离人之常情,但这就是战争,不分出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