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7 (第2/3页)
司农暂且接手辅之。朝廷设此,本为黎庶,空有名望,是朕的失职不能察。”“今上为何要自责?乃有司之过,当以彻查。而臣方才是为报忧,”那尚书郎又把话接了过去,“事情也并非全然如此,是以吴郡的常平仓里就有两千余石粮食,臣以为诸如此类,则当表彰,树立典范。”百官心底不免直骂此人有意搅得人心惶惶,一时却也跟着纷纷附议,天子应允,此事作罢,中书令重拾方才所议泉府之事,云宜拟出细则,只有京畿腹地农人可借,还是无论身份皆可来泉府借贷?且农亦有三六九等之分,息钱是否就此一刀切?倘不能在借期内偿还,泉府可有惩戒之法?亦或者借款日短在十天半月内,是否可酌情免息?此举是由一郡试行?还是推广至各大州郡?林林总总,中书令提数十条之言,百官再度热议,天子听众人又是一番好吵,遂止道,目光并未投向任何人:“此事一时说不清,也定不下来,诸卿有想法的,递折子吧,汇总先交由台阁,台阁议一议,算算怎么合理,拿出方案来,朕再斟酌。”天子心情莫名大好,内侍宣布退朝后,百官亦各自分散而去,一路上脚不停步,口不离言,独成去非同方才奏事的尚书郎走在最后,成去非问道:“府衙吃紧,这个事怎么说?”“确也有难处,底下杂役众多,府衙里养的闲人又不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上下皆要吃饭,去岁到今岁,倘无此次雹灾,可算平年,怕也是以为用不着常平仓。录公,下官斗胆说一句,录公自入仕以来,未曾出过中枢,底下诸多杂事,录公未必有从事们摸得清楚,就比如此次勘检,录公也当请旨遣从事们监督才更为妥帖,政令出了台阁,执行得如何,录公不能不多想一层。”尚书郎曾在扬州所辖郡历练过三年两载,此番自发于肺腑,成去非默默颔首,两人仍一路叙话,直至出了御道。第204章书房中成去非同吴冷西已喁喁谈了半日,此时距勘检寺院将近数月,中枢随后所下两道敕旨业已传达四方:佛寺除却先有庄园一律不允再私自扩建;泉府借贷正式向建康各郡县百姓开放。而成去非所关怀的东林寺匿有兵器一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