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本纪_分卷阅读2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5 (第2/3页)

乃出于佛陀庇佑,且还有一说,云将士出征前,寺庙多有异象,高僧已知西北必定。”

成去非冷笑:“此种舆情何时而起?”赵器思索片刻道,“入了夏,建康那边法事不断,僧人们为前线将士一直祈福,百姓是有目共睹,等徐州的事出来,又渐有迎佛骨一说,如今看,估计属实。”

“鱼帛狐篝之事而已,”成去非振了振衣袖,夕阳为他身上渡了一层彤色,“明日一早,回建康,对了,我不在的时日里,殿下何如?是否亦热衷此事?”赵器本不敢同他说这些,听他话音,似有所知情,遂答道,“殿下确是热衷此事,有一回,殿下亲率一众世家廷臣,去观摩法事,百姓围观,挤得水泄不通,不仅如此,殿下亦劝诫百姓,当入佛门,超脱众生。”

成去非骤一回眸,目中厉色乍现:“真有此事?”

赵器见他勃然作色,当日他是随行护殿下周全的,自然深明其中底蕴,此刻唯有点头,只见成去非丢下一句“大谬!”竟就此甩袖去了。

第190章

凤凰五年八月,高僧支林携释迦牟尼遗骨入建康,天子御楼以观,迎奉宫中,又令诸寺递迎供养。天家尚如此,又有百官推波助澜,一时间,百姓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老少奔波,转相效仿,唯恐后时。

之前普天同庆的军事大捷,勾栏瓦肆间传颂的征北大将军如何于肝髓流野中裹血力战,又是如何兵不污刃解徐州之险,那一张张嘴,如何斗唇合舌,犹如亲历,凡此种种,已然电流星散,百姓永远是最易受鼓舞的一类人,亦是最易遗忘的一类人。

黎庶赤子,向来如此天真烂漫,如此抱素怀朴,无论何种情绪,皆可煽动,并亦可迅猛间星火燎原,控无可控。

如今,一项焕然一新,更为动人心弦的盛事,很快让黎庶忘却之前还挂于嘴边的守关将士们是怎样的代马依风,那种令人陡生酸楚的心境彻底为之一变,无人再肯去思量细节浪费口舌,因为佛心慈悲,因为他们亦可亲眼瞻仰,时未和,岁不稔,却也无碍天子脚下呈现给世人的便是东风入律,击壤而歌的热闹光景。

而此时最终给征北大将军所赐下的军功封赏,黎庶虽已无所容心,百官却做不到如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