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0 (第2/3页)
书都去审案,怕是各部尚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罢了。台阁接旨后,众人果真是面面相暌,这回迥异平常的是,除却要揣度尚书令的意思,亦要思虑尚书仆射兼度支尚书顾曙,他二人是什么态度,其他人自然就跟着是什么态度,尽管此案并无让各部尚书掺和的道理,录尚书事的几位老臣也被天子有意晾在一边,台阁中忽接如此旨意,自是一番难言的诡秘沉寂,一众人只能私下请素日里同样从善如流修己而不责人的大尚书示下,虞归尘几句便安抚人心,云既是协同审案,但凡人证物证口供只要能一一对得上,三司比台阁更熟知如何定罪,无须尚书们多费口舌,只留心有无可疑处罢了。众人听得心折首肯,依言行事而已。三五日后,主审的三司终是将顾未明最终画押的口供呈了上去,天子并不关心这其中是否用刑,顾未明虽是舌锋如火,目无余子的性情,向来负地矜才,但终究是故家子弟,是玉叶金柯,难能受刑余之苦,但天子无意过问,只命御史大夫沈复坐了:“大人昼夜不歇,辛苦。”沈复却先跪倒:“臣有失察之罪。”英奴无谓一笑,这说辞他听得太多太腻,沈复为人他还算看得过眼,上回官仓的案子他也是这般说辞,是众人都少不得这番说辞。事实也确是如此,当初弹劾石启的劲头御史大人给丢哪去了?即便石启私德却有亏欠处,可沈复所为,到底是堵了土断的路,英奴在这上头多少对他是有怨气的。连着两个案子,他沈复的确是失察,内察百官,也不知他每日都察到些什么了,知天命的年纪就很老了吗?英奴让他起身入座,只管问道:“既有了定论,沈大人觉得此事要如何处置方好?”沈复随即直起身来:“此事自然由今上来定夺,臣不敢置喙。”英奴不以为然:“案子是你们审的,如何量刑都不曾商议吗?”天下的案件,无论大小,倘都依照的白纸烟字来,那是再简单明了不过。但律令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英奴一句话问得沈复略有迟疑,却还是很快就让英奴听到了应对之辞:“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顾未明素来多不法之举,今上的处决牵涉到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