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5 (第2/3页)
书令母族,既由台阁直接驳回,他定也清楚是出自何人之意,这样最好,顾曙应声领命,可眼下站在大街上议事终归不宜,遂道:“我回去会查今日的事,先告辞。”话虽如此,心底却是另一番想法,尚书令一面想府库增收,一面又不准添百姓之重,这世上哪有这等两全其美的好事?此事落在自己头上,向来棘手,两头兼顾,疲于奔命,这又岂是他一人所能掌控的?就如今日之事,禁的了一时,惩处一时,谁又能安保日后其人所行?人活于世,总是趋利避害的。这边顾曙远去,成去非同赵器挤出了熙攘人群,来到那寄车处,赵器解了缰绳,刚坐定了,想方才那一事,心里有话,迟疑了片刻,还是扭头对成去非说了:“大公子,小人常在外听闻蒋家那位蒋北冥公子,素有清名,做生意从来都童叟无欺,倘这样的人物来做那包税人,是不是能清明些?”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蒋北溟一介商旅,名声在外,倒可为朝廷所用,成去非默然思索良久,不置可否:“知道了。”北冥有鱼,庙堂许才是他的化鹏之地,成去非沉沉想着,随即放了帘子,忽发觉衣袂处不知何时染了抹羊血,他撩衣轻嗅,果真带着淡淡的膻味,却并无不适,外头这座都城,也曾血流漂杵,哀鸿遍野,也曾火烧宫闱,户不盈百。天下嚣嚣,祖皇帝渡江而来,江东草创,不过转眼间,有了一日之保暖,似乎便再无人记得当日之苦,便梦里不知身是过客。而天下多事,倘吏不能纪,黎民困穷,主不能恤,谁人真的懂何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第140章马车驶出石头城,萧索的秋意就更重了。两侧的村子,在那垂着千百条枯枝的老柳下,断断续续,支着竹篱茅舍。河里荡着小舟,于秋风中摇撼,路上则迎面而来三五个挑着秋葵菱角的农人,见有马车过来,忙忙避让,赵器见后面稍远又来一白胡老者,骑着一头灰色小毛炉,得得而来,驴脖子底下兜了个铃铛,一路清脆。他只得把马车勒停,待这些人过去,成去非也打帘下了车,往南步行,过一处黄叶小树林,又只身微步上桥,凉风拂衣,人影落涧,等看到那一片丛集如雪的野菊里忽闪出半个人影,腰间已盛了大半篮子,这野菊自有明目之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