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第2/3页)
不敢。”杨铭自然是连连保证。见完杨铭后,贾琏又问了王熙凤对杨夫人的态度。王熙凤对杨夫人赞不绝口,说她“懂大局识大体,言谈爽利,不是那拿大拿乔的人,也不是目中无人、作威作福的人”。更叫王熙凤羡慕的是,人家杨夫人在两个儿子成亲后,立即把家给分了,说:“各人过各人的,谁也别打扰谁。媳妇儿也不用往我这儿请安问好,我累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他们三兄弟拉扯大,想歇一歇,不想起那么早”。此时媳妇儿需要给婆婆请安,但媳妇儿起的早,婆婆同样也得早起,所以杨夫人才有此一说。贾琏听了更加满意。杨夫人倒是个难得的清楚明白的爽利人。这个杨家对于迎春而言倒是个不可多得的和善人家。那张首辅家,家世高是不假,但孙子是庶出,家里人口又多,张固自己就有五六个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张家即使家风很好,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但这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够人头疼的了。再者,看贾敏信中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杨铭的表现,杨铭和迎春恐怕已经郎情妾意了,那他何必做棒打鸳鸯的事儿呢?至于得罪首辅家什么的,贾琏一点儿不担心,他已经在皇帝那儿挂了号,又有贾代善的面子在,若是真的有事儿,可以直接面见皇帝,怕什么?贾家这种情况,若是他的官职能不断上升的话,结亲高门反而不大好,还不如杨铭这种家风好、家里婆婆和善、杨铭本身又是嫡子的人家合适。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这件事儿贾母已经知道,贾琏和王熙凤回来一说,贾母对迎春不大上心,并没有说什么,只叫他们两人拿主意就成。此时,迎春的信也来了,写得很清楚,“今生只愿做杨家妇”。当事人的态度确定,事情就好办了,只需说服贾赦就行。贾赦挺好对付,贾琏只说了一句话,他就同意了,“杨家情愿拿出全部现银,大约有七八千两银子置办彩礼。”张家规矩大,嫡长子成亲才用了五千两,此时庶子成亲,肯定不能超过五千这个数目,这样一比,贾赦眼中只有银子的主儿,当然选择杨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