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0 (第1/3页)
与了隆德帝。隆德帝见太子的奏章写的很是中肯务实,他对于老大几个的做法也耳闻了一些,心里是不赞成这种沽名钓誉的风格的。倒是太子不愧是一国储君,格局就是开阔,是真心实意的为朝廷和百姓考虑。隆德帝非常高兴的拍拍太子的肩膀:“你近来是大有长进啊,既然是你提议的,那么此事就交与你亲自去办。”太子领命而去,召集了东宫班底商议此事去了。要说能进到詹士府的也都是能力出众的,他们虽然一时没有想到这些,但是有了头绪之后也都能说的头头是道。很快,东宫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太子命林安然亲自督办此事。过程不必详述,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安然因此事之功正式在东宫站稳了脚跟,也真正成为太子的心腹。而悠然在不知不觉中又推动了弟弟一把。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大军出征粮草军饷都不是小数。再加上为安置灾民朝廷先是设立了寿安院,为灾民免费诊治并提供相应的药品。另朝廷既然新设了大宁府,自然不希望那边的百姓都走光了。于是下旨规定,凡是淤口关和大宁府等处的百姓,想要回乡的可以凭户贴到朝廷临时设的难民所报名,朝廷统一安排马车送他们回乡,并承担路上所有的食宿问题,回乡后根据人头发放一定数量的安家银。成年人是一两银子,儿童减半。还有,为了解决边关战士的个人问题,凡是年龄在十六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的年轻女子,不管是头婚二婚,愿意回边关嫁给守边将士的朝廷每人发放嫁妆银子五两并粮种十斤。前一百名报名的还额外赠送银丁香一对、红布三尺。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愿背井离乡的,先前是被逼的没法子了。在那边没有粮食不说还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如今朝廷有了这样好的条件,大家纷纷意动。有适龄闺女的人家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嫁闺女去。边关那块物价低廉,五两银子足够三口之家花用两三年了。正好过了正月天气又逐渐暖和起来,没了后顾之忧的灾民纷纷踏上了回家之路。朝廷的这一系列举措自然是赢得了百姓的赞赏,皇室的声誉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只是这么好的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