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1 (第3/3页)
。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后,扯上了阴私问题都是杀人灭口的节奏。新皇帝气得发抖,事关孝道,这个一向以孝义著称(并没有)的皇后,怎么此时就不肯为母后担下罪名?鲍皇后:……我吃错药了给你老妈承担这种烂名声?(大写的白眼)“所以……大概是太后娘娘宫中的宫女?”鲍永馨捻了捻手指,“不是说前皇……咳,顾氏有个贴身宫女后来转投了母后?毕竟是玉宁宫里待过的嘛!还待得挺久的。”新帝一秒熄火。他知道这个宫女,在顾皇后倒的时候,投奔了还是妃嫔的母后。后来顾氏死在冷宫,这宫女便一直跟随母后。现在也确实在慈安宫伺候。即使新帝是由薛吟月这种“现代人”培养出来的,但是作为一个上位者,他看待事情就跟薛吟月不同。银鸽的叛投行为,无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一定会被人看不起。新帝想了想,牺牲这样一个宫女来保全两宫名誉,还是十分划算的。只是太后那边,就不要让她知道了。然而皇后的“不孝”,却还是给他加深了印象。鲍永馨才不管他呢!整天把小皇子带到玉宁宫玩,观察两个孩子的天资和习性。他们现在还年幼,正是最容易受人影响的时候。决不能让新皇帝这种傻叉给教歪了。大皇子文静谦让,二皇子就是个调皮蛋,三皇子太小看不出来。不过三人常常在玉宁宫的地毯上玩积木,到也算关系和善。鲍永馨没有对三人中的任何一个流露出偏爱的态度,一来怕会影响他们的关系;二来她现在也还看不透局势。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皇帝,太聪明了怕将来对鲍家起防心,太软弱了又未必能够驳回先帝对于顾家的判决。那一场四家改河道的事情,生生的扯了两年,最终以世家损失了大半隐田和人口利益,皇帝也生生的咽下了这口憋屈的气结束。两边都不满意,却勉强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也成为了后来“荆南之变”的伏笔。“你们俩记住了,做什么事,都不可以毛躁。”玉宁宫里,鲍永馨拿着官报和邸报,念给二人听。(三皇子躺在旁边呼呼。)“母后的意思是,父皇毛躁了吗?”大皇子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