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9 (第2/3页)
斛能装稻一百八十斤,魏晋时期的高产田也不过亩产一百八十斤!”阿沁没想到居然有人和他一样,特地研究这些农学知识,便接着道:“我根据历史记录推算过,唐朝水稻最高亩产二百七十六斤,宋朝最高亩产四百四十五斤!”玉芝看向这中年汉子,含笑道:“兄长,这样的人才,朝廷须得好好礼遇,逐渐推广他的种植法子!”她出身农家,自然了解水稻亩产量和小麦亩产量的提高对国家对百姓的重要性。阿沁桃花眼满是笑,和虞秀明一起,拉着那中年汉子坐在一边聊了起来。那中年汉子起初还有些恓惶紧张,后来见这生得甚是好看的小哥和姑娘询问的都是自己最擅长的培育水稻之事,当即放开了胆子,手舞足蹈谈了起来。虞秀明听着听着,觉得好多东西很有用,便问鱼庄的伙计要了笔墨纸砚,听到有用的知识就记了下来。虞夫人陪着玉芝坐着,见状尴尬极了,道:“许夫人,真是对不住,她祖父一生研究水稻的种植,她从小跟着祖父母,耳濡目染,也对这些有些兴趣……”其实虞秀明哪里只是有兴趣?想到自家后花园里虞秀明种的各种奇奇怪怪胡乱嫁接的果树和庄稼,虞夫人有些笑不出来。女孩子应该打扮得光鲜漂亮,出门能交际,回府能管家,这才是大家闺秀的体面。玉芝伸手握住了虞夫人的手,认真道:“虞夫人,大周的水稻产量若是能有所增加,这是有利于天下苍生的大事,令爱对这些感兴趣,实在是太难得了!”虞夫人见太子殿下正在和那农民细谈,应该听不到这边的动静,而许大人一双眼睛只是关注着许夫人,便凑近玉芝,低声道:“我这姑娘,倒是好姑娘,就是爱好有些怪,但凡闲下来,就要把苹果树和桃树接在一起,把高粱和玉米种一块,还挑选水稻田中特别高特别壮的水稻留种……不过她好在只在家里弄这些,出门的话打扮一下还是很漂亮的!”玉芝不禁笑了,抬眼看向阿沁——阿沁从小耳朵就灵,有时候她和丫鬟小声说话,阿沁在隔壁却听得清清楚楚,还特地提高声音来对答。阿沁是真的听到了虞夫人对女儿的埋怨。他耳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