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1/3页)
不受辐射问题的困扰。
“那现在的能级可以同环形加速器相比吗?”
“我们的能级和欧核中心现在运行的加速器相比,还差一个数量级。”
粟米微笑着回答。
“是这样啊……”孔青云略微有些失望。
“但我们的总投入还不到他们的百分之一,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效率其实是他们的十倍,这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粟米解释道,“想想看,环形加速器为了减少辐射损耗不得不越建越大,这不过就是尽量将圆弧变成直线。但就算建造一个围绕地球赤道的加速器,加速的路径也仍然是圆弧,无法摆脱辐射梦魇。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走直线加速器的道路。当然了,这并不是一条坦途,这些年中俄两国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很多,项目曾经几次面临夭折。”粟米说到这里,表情有些凝重,似乎想起了一些艰难的往事,他调整了一下情绪,“不过还好,总算是挺过来了。而且,因为直线加速器的相关机理,当某些巧合发生的时候,还存在一种叫作‘能量暴闪’的现象。
也就是说,我们偶尔还能中个彩,观测到超出系统设计能力的现象。当然,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可遇不可求。得到的结果我们仅做内部交流,不会列入日常报告。”
“平时新闻里常常报道说中方申请到欧核中心做搭载实验,没想到我们竟然都走到这一步了。我觉得这是个奇迹。”孔青云由衷地说。虽然他的专业是核物理,但对加速器这一块还是有一定了解。直线加速器虽然摆脱了环形加速器辐射导致能量耗散的梦魇,但它面临的技术难题实际上远远多于环形加速器,所以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现在看来,中俄技术人员一定是取得了某些重大的技术突破。
“其实我们之前申请同欧核中心合作搭载系统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些高能级的项目我们目前的确还做不了;另一层意思也有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隐藏一下实力。”粟米说。
“扮猪吃老虎?”
“这个说法有意思。不过那是以前的政策吧。”
“什么意思?”
“你没看到我们正在扩建吗?”粟米指了指远处忙碌的技术人员。“这次扩建的工程是国际合作的,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