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2 (第3/3页)
往常村里边种植什么从来都是农户自己决定,没有人管。现在有村委安排,统筹管理,胡新民觉得挺好的。桃溪村这边除了自己家吃,很少多种植蔬菜。守着城镇比较近的郊区,可以种植蔬菜卖。但是他们这里不行,太偏僻。光是运输成本就要搭进去不少,根本就挣不到钱。现在好了,种植蔬菜和粮食有专门的去处去销售,种地比往年能挣不少钱,村民们的积极性都挺高。甚至有的家庭已经打算让家里的男人明年留在家里务农,不出去打工了。别人家都有了种植安排,胡新民就问胡晓雯打算种点什么。胡晓雯不太在乎的说:“我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是只种一茬玉米吧。”胡新民皱了皱眉,没说什么。他现在自己的身体比起以前好很多,比起上班的时候常年坐办公室的时候强多了。他感觉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原本拉犁玩一般的举动,却激发了他想要种地的念头。只可惜孙子还有一年才上幼儿园,要不然他就留在村里种这两亩旱田了。这精力不用在种地上,整天憋得胡新民有劲没处使。胡新民的郁闷没有跟周青和儿女们说,他也是担心被家人——尤其是周青反对。他可还记得当初她是多么反对女儿回来当果农的。越到快要回去的时间,胡新民反倒越发的没精打采,让胡晓雯奇怪不已。十一假期最后一天,毛佩屏一家人终于选好了房子,谈妥了价钱。那是八十年代盖的一家三合院,有五间房,价值三万五千块钱。三个儿子一家给了老太太五千块钱,她自己拿了两万。这家人早就搬到县城去住了,房子一直闲着,能卖了这个价钱,比较满意。房子已经有三十多年了,院墙都塌了一面。不过主体没有大的问题,只需要换一下门窗,稍微整修一下,就能住了。毛老太太再怎么想要在村子里住,也只得等房子重新装修过之后了。她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跟着儿子儿媳妇回了云市。跟她一样带着满心不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