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秀_分卷阅读1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3 (第2/3页)

珍珠产地诸暨不过是五百多里路的距离,大不了在诸暨开珠场好了,不过这个项目得有耐心,还得有可靠的人去操作,对目前的二房来说,可行性也不高。

赵启轩看到这里,已经汗流浃背了,前面几项都还好,但茶山与珍珠养殖这两项,却让人看得心惊。虽然赵琇并没有在纸上写明新的茶山地址和珍珠养殖之法,但看那语气,似乎是很有把握的,莫非这是小二房所掌握的机密?

他期期艾艾地问赵琇:“妹妹所写的茶山与珍珠之事,其实是说笑的吧?”

赵琇眨了眨眼,笑说:“怎么会是说笑呢?堂兄,我是真有把握才这么写的。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游记或是名人秩事,总要提一提谁在什么时候去了哪座名山大川游玩,尝得什么野茶味道清香,比外头的名茶还要好。只是传世的名茶,统共也就那几十种,还有许多茶都不为世人所知,必定会有沧海遗珠。咱们就当是派个人四处寻访一圈,能找到固然好,找不到也没什么。至于珍珠养殖之法,我隐约记得好象是在哪本古籍里看到过……”

她其实只是想寻个借口糊弄过去,没想到张氏竟然替她解围了:“这个我也听说过,宋时有一本,就曾记载当时朝中一名姓谢的礼部侍郎,懂得一种养珠法,把假珠投入珠蚌中,过两年就能养出真珠来。明末时,也有玉工和珠户想出了养珠之法,比宋时流传下来的法子还要好些。南海屈绍龙(注:即居大均)有过一本,里头写了许多岭南之地的风土人情,看着颇为有趣,当中就曾记载过人工育珠之法,记得好象几个月就能得珠,比明末那时又有所改进了。琇姐儿若有意于此,让人去试试也没什么,我这里既有,也有,只管细查去。”

赵琇大喜,她万万没想到,原来古代早有人工养珠之法了,祖母的藏书里竟然还有相关的书籍,真是省了她好大的功夫。如果书里有清楚的养珠步骤就更妙了!

见到孙女如此兴奋,张氏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你也是走运,这些原都是闲书,我都放在京城宅子里了,前不久才运了一些回来,当中恰好就有这两本。若非如此,你还得让人去京城找书呢。”她神色有些恍然:“倒罢了,这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