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3页)
没几分钟,克鲁克山望着面前一条小土路傻了眼。车子买太大了,再也开不进去。陈明华开门下车,因大家都是熟人,他就去附近一户人家敲门,借了一辆自行车出来,让村长上了后座,然后关照克鲁克山在原地等他们,两条腿一蹬自行车就窜了出去。村长在后座上回忆陈明华这个小伙子,却记不起来他以往给村民们留了下什么印象。陈家早年那段官司自己是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村长挺看得上陈爸陈妈为人的缘故,底线问题一步不让,绝不可能因为男丁的关系动摇了陈家蜜独生女的地位。但对于这个让人怜惜的侄子,陈爸陈妈至少出钱让他念完了书。念书多重要啊,村长心想,多少村里的孩子读了初中就打工去了,陈爸却想法儿让陈明华去了他单位合作办学的一个大专。就这点上,陈明华就得谢谢他叔叔全家一辈子。据说陈明华现在给她堂姐打工,能靠上陈家蜜这棵蓬勃生长的大树,是陈明华的福气。也得他自己用功努力才行。村长觉得,虽然陈明华在村里没什么存在感,连他亲生父母都好像看不到他的存在一样,但是小伙子能活成如今的踏实勤奋,脑子转得也不慢,那是非常难得的了。自行车载着一老一少,“吱”的一记刹车停在了村公所的门口。村长从裤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从里头找出一把黄铜质地的,试了几下打开了因为久未使用而显得滞涩的门锁,大木门被缓慢而沉重地“嘎嘎”推开,里头只要一张大长桌子和堆在角落的椅子,还有一个带锁的文件柜放着些早年的资料。墙壁上满是二十年前贴上的,如今已经泛黄剥落的标语和海报。村长所说的广播设备就在墙角的一张小桌上,此处的话筒音响连接着村子四角各设的一处喇叭,因为考虑到一旦遇上天灾**以及紧急事件,广播全村的效率会非常之高,所以当时村委会一致同意保留这处设备。如今这个决定算是派上大用处了。陈明华趴地上把电源通上,试了试声音,把话筒递给了村长。他试音的那几声“喂”,已经被全村都听到了,村民们还在吃饭的放下了碗,抱着孩子的哄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