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7 (第3/3页)
>这第二种,家里婆母慈和,自己能当家做主,但是男人不靠谱又渣的,那就只当他不存在,最好连房都不圆,到时候看好家里的小金库,只当是打了一份长工。当然男人不能是变态或者家暴。等到婆母去世实在忍受不了了,就带着家资和离。当然,这个操作难度也不小。这最后一种,上面有个恶婆婆,还要长年一起生活的,对不起,趁早想办法和离吧,无论男人有多优秀,多体贴。古代孝字大如天,搞不好被休弃还失了陪嫁,最后血本无归。通过总结,向晚才发现,她已经把婆婆这种生物视为古代居家生活中最恶毒最恐怖的存在,其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了同寝同出的丈夫。她自己没注意到的是,感情压根没在她婚事的考虑范围之内。有了规划,向晚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了。谢姨娘带来的三家就是现成的试金石。第一家,太子太傅孙家,这个就不用看了,孙家公子比自己的年龄还小呢,实在下不去嘴。第二家,安远伯府白家,好像当年在舅母府上是见过安远伯夫人的,是不是,可以想办法在舅母那套个话?这家暂时待定好了。第三家,大理寺卿杜家,在旁人看,这家确实是各方面条件最好的。大理寺卿官拜二品,杜公子是嫡出,中了进士,到了17岁还没定亲,愿意娶个名义上是嫡女实际上是庶女的当原配嫡妻,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了问题,想来也不是她一个闺阁女子能查的出来的。这件事,恐怕还要托给外院的人。是夜,向晚以谢氏的名义给舅母周氏写了一封信,问的是安远伯亲弟府上的事。向晚稍后又叫来了李全家的,将打探杜家底细的事交给了她家男人。也让李全顺便送信到范府。李全家的受向晚的恩惠已久,反复叮嘱丈夫要办好了差事,也管住了嘴。李全在外府的回事处当差多年,一直没出过差池,要是多嘴的人,这活也干不来。不过两日,李全家的就带着范府周夫人的新笔信和杜府的消息回来了。向晚先拆了信,不禁皱起了眉头。本来这安远伯的亲弟家是她的上选,现在怕是不成了。现任安远伯只有这一个同母的弟弟,其弟家人口倒也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