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5 (第2/3页)
换上了曹盼的人,在位的人,也都愿意为曹盼所用,不过是往太学上课罢了,谁还能说不去。这么一想,事情似乎与他们没什么关系,比起曹盼择夫之关系重大的事,没人过多的注意此事。半个月后,天下学子皆入洛阳,而太学与武校考试的日子也定下来了,以崔琰与荀攸为监考,考卷是曹盼与三省六部的官吏一同定下的,印刷而成,当日派送到所有学子的手里。考试的当日,曹盼亲临。考场之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曹盼面对满场的考生,大意看了一眼,崔琰道:“臣观其中有不少的人才。”“朕之所愿也。”曹盼这般与崔琰而道,周不疑将一份名单递给了曹盼,“这是与臣送了文章的学子,陛下可要过目一二?”“好,看看!”曹盼接过,对应着名字看起了他们的文章来,周不疑并不说话,曹盼一篇篇地看完了,然后取出其中的一份,“元直如今也学会了旁敲侧击了?”周不疑一笑,“陛下以为如何?”问的是曹盼手中那篇文章的优劣,曹盼道:“观此人之年纪能有这般的想法,极好。”因曹盼手中的那篇文章所写的是眼下洛阳世族虎视眈眈,一心操持的择夫一事,这人提出的意见是,曹盼不当立夫。观点倒是与程昱一般,但是,写这篇文章的人非是程昱那等已经人老成精的人,而是一个才三十的寒士。所以,周不疑与曹盼都觉得不错。“是哪个?”曹盼看向下头都在挥笔如洒的考生,倒是想看看这位长的何模样。周不疑举荐的人,自然是见过的,周不疑道:“左一末位。”曹盼寻着看了去,一下子就看到那挺直着背坐得端正的人,曹盼点了点头问了周不疑,“元直是何打算?”“此人出身徐州,再让他留在太学不过是虚耗光阴,臣以为,陛下可纳之,以洛阳县令一职。”周不疑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故而这般地道来,曹盼看着周不疑道:“洛阳县令,原本是子丹呐。”子丹其人,乃是曹操昔日之养子曹真,此人曾入虎豹军,而曹操在最后当然是把虎豹营的全都交给了曹盼,曹盼如今提起,周不疑道:“陛下不以为,子丹公子更适合上战场?”“是,也不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