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8 (第2/3页)
r>那是一座大城。虽然距后世的都城相去甚远,但是商丘,依旧比楚国的郢都雄伟不少,只因它四周耸立着颇具规模的城垣。“大都无城”的惯例,似乎在此处不复存在,让楚子苓在疑惑的同时,也生出了些亲近和感慨。许是见身边人目不转睛看着那高大城墙,田恒也靠在窗边,随意道:“殷人素来喜建大城,况且宋国夹在晋、楚之间,连年征战,故而要筑高墙。”晋楚大战,跟宋国有何关系?一问之下,楚子苓才明白过来。如今的“争霸”之战,从不是两国正面较量,而是一方攻打另一方的附庸国,把它打服,或者等宗主国来救,双方才会交战。而宋国,很不幸介于晋、楚之间,可以说两国争霸的主战场之一,还跟郑国这个同为主战场的国家关系不睦,彼此又打了近百年。四战之地,怎可能不设城墙?这样一个国家,想来城中也不会繁华。然而当车队真正驶进城中,楚子苓才发现自己又猜错了。宋都人口并不少,百工居肆,店铺林立,几乎称得上摩肩擦踵,熙熙攘攘了。“为何如此多店铺?”楚子苓忍不住问道,战争可是商业的天敌,几年前宋都不还被楚人包围,使得城中曾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吗?怎么这么快就恢复了生机?“宋多商人,故多货殖。郑、卫亦然。”田恒还是那副模样,对眼前的景色见怪不怪。这话听起来让人糊涂,楚子苓思索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原来田恒口中的“商人”,是指殷商遗民,也正是因为他们善货殖,“商人”才成为后世生意人的代称。宋国乃殷朝故都,郑、卫也颇多殷人,因此才使这三个国家成为商业都市吗?只是郑、卫还能理解,宋人据说自傲刻板,如何经商?发现田恒的述说,跟现实有些差别,楚子苓不由沉思起来。这样的民风,是否可用?然而片刻后,她的思绪就被喧哗打断。宋公派出使臣,来迎华元。这么多年未曾归乡,还能得到君上厚待,实在令华元感动不已,随人匆匆入宫。一进大殿便拜倒阶下。“臣不才,劳君上相迎。”说着,华元目中已泛出泪花,显是动情。宋公见状,也叹道:“多亏右师相救,寡人才能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