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8 (第3/3页)
br>他握住溯辞的双肩,沉声道:“这场祸,恐怕既是京师,也是北魏。咱们必须尽快找个时机、找个理由返回京城!”第117章乱象远安城山高水远,纵使是最快的马,送信也需月余,魏父送来的情报纵使重要也是数月前的消息,跋涉的这段时间里,京师已然掀起惊涛骇浪。越州清县有一农户上京鸣冤,言说当年水灾,朝廷赈济银两半分也未曾分到灾民手中,良田被毁导致粮食歉收,可赋税却和往年一样半分未减,一个冬天不知饿死了多少人,有的村子甚至传出了吃人的事情。此事一时震惊京城,就连病榻上的承光帝也龙颜震怒,勒令严查。这一查可不得了,短短月余便牵扯出了大晋开国以来最大的贪腐舞弊案。大理寺和御史台难得硬气了一回,顺藤摸瓜将涉案人员连根拔起。不少王侯将军、朝廷命官牵涉其中,□□更是占了近半数,承光帝大为恼怒,再降圣旨,命三司严办此案,若有包庇姑息者,以同罪论处。太子急得冒火,调动手中所有能调动的关系进去捞人,可这会三司有圣旨压着,即便是太子亲自出马,他们也不敢造次,逼得太子不得已弃车保帅,元气大伤。与此同时,太子已失圣心的消息不知从何处传了出来,竟有愈传愈盛的势头,东宫与太子一党惶惶难安,就连太子在最初的盛怒之后也开始怀疑承光帝此举是否真的是冲自己来的。而宁王亦没有闲着,趁着大批官员落马,积极地将自己结交的士子、官员填补上去,惹得太子更为不快。两王相争的局势至此由暗处彻底拉上了幕前。正当他们斗得不可开交之际,奉密诏调查瑞王一案的季舒城抵达京城。这数月他在各州县奔波,循着残留的蛛丝马迹走访,收集到了不少存疑的证据。但由于密诏泄露,这些证据里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估计放出来误导人的,季舒城也那不太准。故他并未直接将证据交给大理寺卿或是入宫面圣,而是悄悄溜回了季府。季老太傅浸淫朝堂多年,一眼便看出这些证据一部分指出了瑞王谋逆或为人所陷害,而另一部分极其隐晦地指向东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