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4 (第2/3页)
“不错,不错,”而在坐下的便是这科举笔试的第一名周瑾。“多谢国公爷栽培。”周瑾道。瑞国公这次让周瑾和周平去参加科举,就是想展现世家子弟的力量,周平虽然是在第五,但是有了周瑾这张王牌,让张彦瑾和皇上的如意算盘落空,便是他的目的。“还有殿试,届时你直说是周家人,莫谈其他。”周勤道。“是。”周瑾答道。周瑾长着一张方正脸,为人看着很是端正和严肃,实则内心周,处事细腻,能得到周勤的赏识,一是他确是有点本事,而便是周瑾为人善于伪装和欺骗。张彦瑾听到李郢和他说线索断了,也不在意,皇上前些天把这个案子接了过去,想必是已经有些头目了,他现在要做的便是准备后日的殿试。殿试的科目倒是由皇上钦点,礼部没有参与,关键是这进士及第的三人身世,张彦瑾得先打听清楚,以免皇上有人有疑虑。第134章“父皇,此次进士及第三人,分别是周瑾,平生,和赵平,此三人文采斐然,其中气骨各异,周瑾然是京城人士,平生来自江南,而赵平来自西北。”太子将张彦瑾传送给他的消息原话传给皇上,在太子看来,这周瑾文采虽是最为精美,但其中设计过多,不够真实,而平生此人的文章敦厚,最为得他心意。张彦瑾此前曾和太子说过,科举进士乃为天子门生,他自是不做多评论,用人取人,全看皇上的定夺。张彦瑾这话一时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二则是为了给太子提醒。如今皇上最是在意朝中大臣结党营私,几位皇子也是蠢蠢欲动,太子本就乏力,支持者较少,与其他皇子相比,太子最大的优势便是皇上的支持。太子倒是对此看的很开,能为大魏治理天下的良臣便是他钦佩的人,如张彦瑾,如李濂等人。“人来了没有?”皇上手里拿着的是三人的答卷,心里却是在想这京城的周瑾,虽说案卷上没有写明这周瑾出身,可这周瑾答卷上所言莫不皆在暗指朝中形式变化,这倒是激发了皇上的好奇心。此人若不是在朝中有认识的人,所以才把时策分析到这么透彻,简直是说到了皇上的心中。“回皇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