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1 (第3/3页)
案件,但总的来说,事事都要上报给陈知府,远不如在清远县“只手遮天”。想到这点,楚姮忍不住问他:“夫君,此次升迁值得么?”蔺伯钦闻言一愣,随即叹道:“何来值不值得?”“明面上感觉是管的宽泛了,但实际上还不如在县城里呢。”楚姮勾了勾唇角,“还是说,以夫君的才干,觉得自己窝在清远县太屈才?”她觉得蔺伯钦是不在意仕途的,因此问出的话有些打趣的意味。然而蔺伯钦却是沉默了。半晌,他才沉吟道:“幼时寒窗苦读,便是想金榜题名,为国效力。后来如愿得到宋丞相赏识,在京城有了一官半职,却发现官场黑暗,并不是自己所想。那时年轻气盛,不肯阿谀奉承委曲求全,被贬谪理所当然。偶尔想起如今朝中朋党,有些当年科举还在我之下,略不甘心。”其实蔺伯钦也曾想过,管辖好一个小县城,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每每想到曾经读书之不易,四处求学之坎坷,如今却做一个芝麻官,到底唏嘘。天下芸芸读书人,哪个不想一展抱负宏图?他终究不能免俗。离开清远县的前一日,他还和顾景同畅谈许久。顾景同这个好友,事事为他着想,因为他知道以蔺伯钦的才能,做个县令非他所愿。他本就该于庙堂之上,谋天下苍生,造社稷福祉,看风云际会,听暗流汹涌。一如秦时商鞅,唐时魏征,做个千古贤臣。蔺伯钦看了眼象征他从六品的黄铜鱼符,道:“姮儿,如今我得霍大人青睐,若能再办几件漂亮案子,说不定不出五年,就能调任上京。”楚姮心头一跳。她忍不住问:“若有机会升迁入京,是不是……你就肯阿谀奉承委曲求全了?”蔺伯钦想也不想便摇头否认。又说:“但待人接物不会如当初那般草率。”得罪人的事儿,还是要衡量衡量。楚姮想了想,他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