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归行_分卷阅读1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8 (第1/3页)

    附建斌,却因资历不足,不为重用,被一帮老臣压在头上,早已是左右摇摆不定。

匈奴的朝拜,又令大鸿胪被发配骊山,与刚被革去官职的太常,一同穿着囚服挥锄采石。

太子一脉中,除来太尉马德庸,其手下重臣,或死、或流放、或摇摆不定。剩下的几个,见到今日朝上这般奇景,亦将横加揣测,惶惶不可终日。

此举不但沉重地打压了太子的党羽,更在其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高翔而今的地位,在皇上眼中,远比马德庸要高出许多。

今日马德庸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屈服于高翔,怎能叫人不胆寒?

皇后虽有后宫大权在握,可毕竟他是与马德庸系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德庸倒台,则预示着建斌的太子之位已然岌岌可危,她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了。

而皇上心中本就对建斌戒心甚重,从之前的种种就能看出。只因宫中子嗣凋零,建彦生母身位低贱,建瑞又未长大成人,无从选择的无奈之举罢了。

且杀害建彰的元凶,一直都未曾被揪出,虽怀疑是建斌所为,可苦无证据而左右为难。

因而,在今日高翔提出由建彦代太常负责皇陵修建时,才会举棋不定,问马德庸的意见,怕是顾及百官反对声,一时难以控制局面。

照理说,马德庸应是竭力反对的,所有人都知道,让建彦涉政意味着什么。可未曾想到,马德庸不但不反对,居然还帮着高翔一同举荐建彦。这就让皇上纳闷了,此二人向来是暗中较劲的,今日竟合着一块了。故而默然许久,也就不意外了。

必是在暗自揣摩,究竟是高翔倒向太子了,还是马德庸有什么把柄被高翔逮着了。

随着百官的众口附议,皇上自然是更难决断了,只好去问孙匡。

哪料得孙匡竟也不反驳。这下可是令皇上骑虎难下,众口一言,心中再是狐疑,也只好应允了此事。

所以,只要待马德庸对高翔或建彦有所行动,皇上必然知道其中关系。

为了权衡朝中势力,用建彦来制衡建斌,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至少这样一来,皇权还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至落入外戚之手。

皇上一直将高翔留在京都,即便是新年宴请时马德庸领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