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4 (第2/3页)
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求和尊敬。太熙帝即位之后,将原本几近荒废的鹿鸣轩重新整治,作为自己接待臣子之所。能够来鹿鸣轩接受太熙帝的召见的臣子,未必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但一定是他信任恩宠有加的近臣。所以大齐朝的官场上才会流传有这样的话——“此生不入鹿鸣轩,封疆坼土也枉然”。刘识这么想着,就见前头的内侍停住了脚步,操着尖细的声音禀报道:“回禀陛下,宁安伯在外求见。”下一刻,里面传来爽朗而急切的笑声,还有匆促的脚步声:“快宣宁安伯进来!”内侍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神情恭敬道:“伯爷,请。”这位宁安伯可是太熙帝即位后恩封的第一位伯爵,而且还是在太熙帝着手一步步地削弱勋贵的权力之时,可见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不由地他不小心地伺候着。刘识颔首谢过内侍引路,一撩衣袍,跨了进去。然而刚跨进门槛,就见一身明黄绣飞龙在天常服的太熙帝迎了出来,面容和煦,神情亲切,稍显激动。刘识慌忙要伏身下拜,口中尊敬地问安道:“微臣拜见陛下。”然而他身子才下伏一半,人就被太熙帝伸手亲自托住了。太熙帝亲切地笑道:“爱卿不必多礼。”刘识见太熙帝请辞恳切,便欣然从命,拱手恭敬道:“微臣惶恐。”“什么惶恐不惶恐的容后再说。”太熙帝说着,一路率先朝内侧的书房走去,笑道,“你倒是赶紧和朕说一说抵御倭寇和远洋海上商队的事!”先前平倭大将军于得水入京禀报战绩、接受封赏时,已经向太熙帝禀报过驱逐倭寇的事了,但是太熙帝觉得武将禀报战况,多是为了争取战功,总得不尽兴,所以才特地要让刘识开口说上一说。刘识见太熙帝在书案前坐下,便立在下首,拱手要答。“爱卿不必拘束。”太熙帝先一步笑道,说罢吩咐屋里伺候的小内侍,“给宁安伯赐座。”不说官职却说爵位,在这个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