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1 (第2/3页)
/br>彭瑾不由地扬起嘴角,看着这父女俩的眼神温柔得能漾出水来。刘识和暖暖玩了一会,待她睡着了,又和彭瑾说会话,周淑仪就派人来请他去前院吃饭了。吃过饭,彭永新和彭瑜父子俩请刘识到书房去,谈谈今日复试的题目。掩上门,刘识一脸肃然道:“这次的策问,事关推恩。”西汉建立之初,分封和郡县并行,导致了各诸侯国拥兵自重,与中央皇权分庭抗礼,在景帝时甚至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刘彻在大败窦太后和梁王之后,继承大统。登基艰难的他,深感诸侯国对皇权威胁甚重,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在各诸侯国推行“推恩令”,一步步分化、削弱它们的权力,消除它们对中央皇权的威胁,最终集中了皇权。太熙帝此时在复试中提及“推恩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大齐朝虽然没有分封异姓王,但是却恩封了不少公侯伯爵,他们多起于战乱,或是拥兵自重,或是扼住钱财,或是手下有能人异士,等等。若是他们联合起来,能推翻大齐,另建国号!当然,诚意伯府这样投机钻营的末流勋贵,是不计在其内的。所以自打太祖皇帝时起,任何一代帝王都对这些公侯恩威并施,既示好拉拢,又小心打压。到了太熙帝这里,总算是初见成效。那些顶级勋贵们,即使真的联合起来,也无法再撼动大齐的基石。只是,若真的如此,也能从大齐朝撕掉一大块血肉,三年五载的也别想愈合就是了。北有戎狄,南有蛮夷,西有夜郎,东有倭寇,强敌环饲,即便只是三年五载,都有可能断了大齐朝的命数。所以,太熙帝终于打算动手了吗?(。)第261章意外彭永新沉吟不语。彭瑜也神色肃然。诚意伯府虽然不够看,但到底也还占着开国勋贵的名头,太熙帝一面想要削弱勋贵的力量,一面又御笔朱批,钦点了刘识为贡元,是何意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