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_第九十六章 名声在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名声在外 (第3/4页)

,改革开放的蓝图已经在他心中草绘而成,要实现这个蓝图必须在党内树立绝对的权威,谁也必须要打一仗。那时“四人帮”刚被粉碎,党内思想极左的人大把大把的,既反邓,更反对他的路线及政策。要改革,就要有权威,最快的树立权威的办法就是打仗。

第二个是美国佬,这个意义就更大了。这场仗是在1979年打的。1975年,美国人是在损兵折将以后狼狈地撤出了越南。小平同志说了,我教训一下越南。那时候越南跟着谁跑呢?跟着苏联跑。小平同志这个时候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就是把自己、把中国从所谓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中划出来。

当时许多东欧国家都不满意,说社会主义国家打社会主义国家。小平同志在当时就看到,你这种社会主义,不要也罢。结果怎么样?假社会主义是没有生命力的。89年所有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倒台,连苏联都垮了!”

王政委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刚才我说这场仗也是为美国人打的,其实这不是为美国,还是为我们自己,为改革开放。要改革开放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援助是不可能的。此仗一打,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技术援助、科技援助包括军援和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到中国。中美之间的蜜月长达十年之久,一直到89年6月4日才划上句号。

这一仗给中国带来了什幺?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资金,大量的技术。而这一切,确保了“苏东波”之后的中国继续挺立,其功至伟啊!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就是从这场战争中迈出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军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不可限量。

为什么跟大家说这些呢?因为我前些天见着了自卫还击战老兵陈红军。见面气氛很不融洽,他甚至说我们是好吃好喝、唱歌跳舞,就是不挪威的金丝雀。同志们,请大家想想,我们到底是不是金丝雀?如果明天再来一场那样的战争,我们能不能拉得出、打得响?”

从田文建扯到了飞行,从飞行又说道了自卫还击战,众人这才意识到师长和政委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肯定是有什么动作,只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师长、政委,您二位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刘副政委想了想之后,淡淡地问道。

“我们真的没有生存危机,没有捍卫国家利益的紧迫感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